司法培训资讯网:3月22日、23日,上海市公证协会正式启动2025年度公证职业培训,邀请了专家学者、资深法官、资深公证员围绕思想建设、公证实务、法律科技应用等领域进行全面授课,旨在进一步提升公证人员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拓展创新公证业务领域。
上海市公证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潘浩在动员讲话中指出,近年来上海公证行业以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学用结合、迎接挑战求共识、拓宽思路找方法为重要指引,积极开展职业培训活动。全体公证员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推动公证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创出亮点;要提升学习自驱力,积极参与系统性、专业化的集中培训,实现交流碰撞、统一思想、共同提升,以学赋能促进公证新发展。
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陈荣斌带领全体公证员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指出要强化党员(干部)身份意识和责任使命,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政治三力”和“四个定力”,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牢记“党之大者”和“国之大者”,胸怀“两个大局”,立足岗位作表率,引领示范创实绩,勇挑重担建新功。
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领事处副处长陈永亮进行了领事认证和附加证明书工作介绍,先后阐述了何为领事认证,以及领事认证的面向群体、主要类型和办理流程。上海外事服务中心认证部经理熊天印则为大家梳理了领事认证和附加证明书的审核要求和常见问题。
上海市普陀公证处公证员李辰阳从意定监护到遗产处理的角度讲述了家事公证的实践和发展,向公证员们讲解了家事类公证的范围和特点,以及在家事事件中非讼程序和诉讼程序的区别。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庭副庭长、三级高级法官熊燕以《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为视角,介绍了家事纠纷的特点及审判难点、家事纠纷司法实践中的重点问题、家事纠纷重点问题的调解要点。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琦奇教授,以当下火爆的人工智能“Deepseek”为切入点,介绍了Deepseek的产生过程,以及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如何助力数字化转型和人才培养,为公证行业拥抱先进科学技术提供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全市公证机构公证人员约600人参加本次培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