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资讯网:2023年4月1日,由中国国际调解仲裁院(简称“CIMAI”)、中国东盟(澳门)仲裁协会(简称“CAMAA”)与中国政法大学仲裁研究院(简称“CAI”)联合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首期国际调解培训班(2023)在广州隆重举行,广东本地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律师、调解员、仲裁员等相关从业人员将分两批次利用周末时间参加培训,来自港澳、北京、上海的近十位国际调解培训教练专门赶赴现场辅助教学。
中国国际调解仲裁院(香港)院长、中国东盟(澳门)仲裁协会创会主席赖建国在致辞中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重点战略,具有“一国、两制、三法域”的独特优势,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现实基地。而协同推进“三法域”民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的衔接,是中国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亟需通过大湾区“三法域”的独特优势,培养一批贯通中外的争端解决专业人才。他强调,本次培训班将紧密结合内地和港澳最新商事调解法律政策动向,让学员迅速掌握中外调解实务技能与最新发展趋势,提升国际商事调解技能,为大湾区乃至中国商事调解未来发展储备高端人才。中国政法大学仲裁研究院副院长、秘书长姜丽丽研究员在致辞中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重点战略,2022年中央关于推进国际仲裁中心的战略规划确立了大湾区发展为国际争端解决中心的目标,新近国际调解院在香港的筹备设立,更是充分说明国际调解在国际争端解决中心的重要地位。高端涉外仲裁和调解人才是建设和发展国际争端解决中心的基础力量,此次培训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三地携手开展的湾区首期国际调解培训班,既是为湾区建设国际仲裁与争端解决中心储备高端人才,也是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探索优质的培训课程项目。据司法部等六部委去年联合发布《关于做好涉外仲裁人才培养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到2025年我国将建立起与国际通行仲裁制度相适应的涉外仲裁人才培养体系,遴选1000名高端领军人才、培训1000名职业进阶人才、培养1000名青年后备人才。其中将组建“涉外仲裁高端人才库”,首期入库300名涉外仲裁高端人才,计划到2025年入库1000名,逐步选拔一批通晓国际规则、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的高质量、高水准、高素质的涉外仲裁高端人才。姜丽丽表示,在学理和实践中,仲裁和调解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国际调解是涉外仲裁高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内容。首期国际调解培训由赖建国博士、英国有效争议解决中心(Centre for Effective Dispute Resolution,简称CEDR)亚太区驻中国香港董事总经理Danny McFadden(范维敦)先生和香港国际仲裁中心香港调解会主席陶荣大律师等国际著名调解培训师领衔,侧重中外调解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与衔接,以及内地、香港和澳门三法域的不同特点,在“调解—仲裁—诉讼”专业对接及“内地—港澳—东盟国际”法域对接中,加入了大湾区调解示范规则,前瞻《新加坡调解公约》,紧密联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方向,以及内地和港澳相关领域最新商事调解法律政策动向和发展趋势。国际调解培训班为期4天,内容包括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国际调解精要、世界主流商事谈判及中外调解技巧、国际调解案件分组演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