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资讯网:
为提高新准入司法鉴定人政治素养、法律素养、专业技能和道德水平,掌握鉴定工作的常见问题和执业风险,提升司法鉴定质量和社会公信力,近日,由上海市司法局主办的2023年度新准入司法鉴定人培训班在上海市司法干部培训学校成功举办。此次培训为期两天,来自全市各司法鉴定机构的100余位新准入司法鉴定人参加了本次培训。
本次培训班共邀请了多位业内专家学者进行授课,课程涵盖《法医类技术性证据审查中的常见问题》《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技术、案例》《系统与数据的双重驱动:数据化、信息化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司法鉴定执业风险防范》《司法鉴定人执业中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操作规范》等多个方面。
来自检察院的于红卫老师为学员们详细的讲解了《法医类技术性证据审查中的常见问题》。他指出,技术性证据审查是紧贴检察办案需求的重要环节,法医需要与检察官密切沟通,慎重厘清是法医专业问题还是其他问题,法医临床与法医病理专业的能力建设也应当顺应刑事诉讼需求。
来自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的马栋教授为学员们介绍了《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技术、案例》。他强调,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众利益的重要手段,需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严格的法律程序进行。
来自上海复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冰为学员们分享了《数据化、信息化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她提出,数据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最重要的资产,信息化转型也是司法领域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数据治理,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数据的质量、安全和合规性,确保数据能够为业务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来自宸豪律所的龚桂华主任为学员们讲解了《司法鉴定执业风险防范》,她指出,上海司法鉴定行业在强监管下,鉴定业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当前,司法鉴定人执业法律风险到底有哪些?与会学员热情参与了互动,并收到了龚桂华主任送出的新书。
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的杜志淳教授为学员们讲解了《司法鉴定人执业中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操作规范》。他围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中第十二条“鉴定人和鉴定机构从事司法鉴定业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尊重科学,遵守技术操作规范。”展开了详尽的论述,通过法理角度的切入和可能引起责任的几种途径进行了分析。
本次培训班还安排了团建活动,以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这些活动,学员们不仅能够增强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训结束后举行了严肃庄重的结业仪式,首先是鉴定人宣誓,由上海市司法鉴定协会杜志淳会长带领新准入鉴定人进行宣誓,在庄严的国旗前,鉴定人右手握拳上举过肩,郑重地宣读了诚信敬业、执业为民的誓言。
接着是优秀代表发言,新老鉴定人真情流露,诉说着鉴定人的初心、匠心和恒心,立志为司法鉴定事业不懈奋斗。紧接着进行颁奖仪式,对培训期间表现优秀的新准入鉴定人和机构组织进行了表彰。
杜志淳会长言谆意重提出了四点寄语,一是司法鉴定是法律规制下的科学实证活动,所做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来做;二是司法鉴定技术是一个应用技术,依赖于它所在学科的科学技术进步而进步的,需要鉴定人不断加强学习和探索;三是要维护职业共同荣誉和价值理念,不能以逐利作为目标;四是不断提高司法鉴定的公信力。
在结业仪式上,蒋文英处长对本次培训学习成果表示肯定,并对学员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专业所长、为司法鉴定事业做出贡献寄予厚望。她提出,希望新准入司法鉴定人今后在执业过程中能够牢固树立三种意识。一是树立法纪意识,努力提升依法执业的能力。二是树立责任意识,努力提升司法鉴定的质量。三是树立学习意识,努力提升创新发展的能力。最后,希望每个鉴定人都能提高对自己的职业认识、职业认同和职业荣誉感,保持高标准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效,做一名有理想、有追求、有情怀、有担当的司法鉴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