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资讯网:
时间的指针划过
时光的年轮又转了一圈
回首2024
公证行业经历了诸多重要时刻
有服务大局的敢作善为
有创新发展的提质增效
有恪尽职守的勇于担当
也有公证人拼搏奋进的忙碌身影
机遇与挑战并存
荣耀与艰辛同在
四大年度关键词
总结公证行业的2024年
开启2025年奋进新篇章
探寻行业初心之路
时代所需发展之道
希望能给您提供一些前瞻性的启发
01
政策立法动态关键词
立法机关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的与立法相关的各种情况和变化
1.
新《公司法》及配套法规实施:新修订的《公司法》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涉及公司设立与退出、公司资本制度、公司治理结构等多个重要方面,为依法审慎办理相关公证业务,保障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进一步发挥了指导性作用。
2.
司法部启动《公证法》修改工作:《公证法》被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第二类项目,司法部于2024年初启动《公证法》修改工作。8月26日,“公证法修改课题开题论证会”在湘潭大学法学学部举行,与会人员对《公证法》修改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3.
司法部、国家档案局修订《公证档案管理办法》:为贯彻落实档案法、档案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公证档案管理,司法部会同国家档案局对《公证档案管理办法》(1988年3月18日[88]司发公字第062号)进行了修订。2024年10月24日,司法部在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公证档案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4.
修订后的《反洗钱法》明确公证机构的反洗钱义务: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反洗钱法》,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反洗钱法》明确公证机构应当履行反洗钱义务,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司法部要制定公证机构反洗钱管理规定。公证行业反洗钱工作正式有法可依。
02
公证实务关键词
法律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过程,涉及到公证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知识产权保护“新质生产力”被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之首,而知识产权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支撑,其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保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全生命周期保护,依法支持经营主体实施科技创新,引导企业积极运用公证手段降本增信,为激发市场经济活力注入公证力量。
国家知识产权局评选出“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十大典型案例”。其中,由南京公证处提供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全过程公证存证的“江苏省南京市大厂区、六合区企业用水行为分析数据为金融机构信贷业务提供信息支持应用场景”入选。该案例中,通过公证参与数据集合申请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以及配合企业按照财政部《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要求推动数据资产入表、数据许可使用,实现资产增值,为传统企业通过“智改数转”促进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新路径、新场景,吸引了22家国有企业上门调研或寻求合作,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形成了良好的宣传和示范效应。
涉外公证
2024年,中国公证协会持续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发挥国际公证联盟副主席国的作用,积极吸收借鉴国际公证界有益经验,进一步提升交流合作成效。5月,中国公证协会代表团赴塞尔维亚参加国际公证联盟会议,就法治建设成果和公证法律服务进行深入探讨;9月10日,中国公证协会代表团赴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参加国际公证联盟亚洲事务委员会第 14 次全体会议及“继承权公证”国际研讨会,副秘书长张凯方作主题发言;10月23日,白俄罗斯司法部部长叶夫根尼•科瓦连科到访中国公证协会,郝赤勇会长会见座谈;11月6日,中国公证协会代表团赴里斯本参加国际公证联盟会议,就《国际公证法典》草案相关工作进行研究。
保全证据公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证据在法律案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电子邮件、短信、社交媒体记录到电子合同、网络交易记录等,电子证据为案件事实的查明提供了新的途径。
2024年8月,由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互联网公证处支部委员阮啸、云南省理信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李全息编著的《保全证据公证操作指引》正式出版,这是一本专为公证人员打造的实用手册,旨在提升公证实务中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效率。本书紧跟公证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特别针对电子数据证据的保全公证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系统总结,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
公证调解
2024年,上海、山东、湖北、湖南、重庆、广东等多地公证机构发起设立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的调解组织,积极参与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及商事调解相关工作。以昆明市明信调解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公证调解力量通过构建综合法律服务体系、培训专业调解员队伍,采用“公证调解+司法确认”的模式,解决大量诉讼案件和商业纠纷,提升社会稳定和谐。
03
公证服务创新关键词
在公证法律服务领域中,通过引入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模式,对传统的公证服务模式进行改革和优化
2024年,全国公证行业在业务创新工作上持续发力。各地司法行政管理部门、公证协会、公证机构积极探索,如上海市司法局组织召开公证创新项目专家论证会;山东省济南市公证机构办理的不动产“带封过户”业务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浙江省丽水市公证创新案例获评省委改革办、省发改委“营商环境微改革”案例,等等,在创新中谋求发展。
更多创新案例展示
1.
1月9日,浙江省公证协会下发2024年第一号文件——《浙江省公证数字化改革与发展规划(2024—2026)》。《规划》旨在以数字化改革推动公证业务、服务蝶变,赋能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构建“全业务、全时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努力开创公证工作新局面。
2.
2月1日,全链路合规公证模式数据资产入表应用成果推介会在南昌召开。推介会上介绍了依托全链路合规公证模式的数据资产入表情况。这是数据资源资产化的重要里程碑事件,完成了数据资源交易流通的关键一步,使省数据资产入表实践再次领先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跻身全国前列,有利于推动数据开发利用,释放数据资产金融属性,激活数据要素潜能,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3.
9月13日,市司法局发布全国首个公证大模型产品,并组织南京公证处、石城公证处、钟山公证处等三家直属公证机构与江苏国际数据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南京公证行业数字化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南京市公证大模型实现了模型与数据的场景融合,将极大提升公证行业的日常业务处理效率、文书管理水平、决策支持能力及信息服务质量,简化群众办事流程,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为公证服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不完全整理,以上排序不分先后)
04
公证为民领域关键词
指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证举措
1.“公证减证便民提速”:2024年3月21日,司法部举行“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方案》和《关于压缩公证办理期限的指导意见》《关于在公证行业推动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的通知》,将缩短办证期限、进一步精减证明材料、拓展“一证一次办”、推进“一事一站办”、提升服务水平、强化数字赋能、优化资源配置等列入主要任务,要求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办证耗时长、多次跑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深化公证减证便民,提升公证服务质效。
2、“一站式服务”新模式:如重庆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解决群众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携手构建涉台公证书查验、涉台婚姻登记“一站式服务”新模式,推动打造公证与民政协作联动的重庆样板,实现“让群众少跑路”“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目标愿景,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3、坚持公证公益属性:多地公证机构通过为公民和法人处置财产、确认权利、维护权益等提供服务,进一步做好涉及重要民生的公证事项,以法治方式为民事权利提供正当性依据,预防和避免可能发生的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
图文节选自各地公证机构官方报道,侵权私删;部分内容节选自:公证文选——记2024年的10个公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