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法律-珠海市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十大创新实践案例之三:涉外法治建设实践创新 打造国内首家跨区域涉外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

时间:2025-03-04 09:41:11  来源:珠海司法行政  点击:0

司法培训资讯网:

编者按

日前,中共珠海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珠海市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十大创新实践案例”。为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广复制经验做法,讲好珠海法治故事,现对十大案例专题刊载,敬请关注。

涉外法治建设实践创新

打造国内首家跨区域涉外

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近年来,珠海市司法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涉外法治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严格落实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关于涉外法治建设相关部署安排,围绕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发挥毗邻港澳独特区位优势,整合优化法律服务资源,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前沿阵地建设涉外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珠海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依托平台深刻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区位特点、珠海特色的粤港澳法律服务合作新路径,开拓涉外法治工作新思路。

一、主要做法

搭建一流综合性平台

创新涉外法治工作实践载体

2021年12月,珠海市司法局建设成立珠海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022年8月,中心升级为国内首家跨区域事业单位性质的一站式涉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同步挂牌横琴珠港澳(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023年8月30日,中心入驻琴澳国际法务集聚区,并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法律事务局、省政府横琴办政法工作处共商共建共享,在合作区探索涉外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着力打造集法律服务、合作交流、法治宣传、人才培养、理论研究“五大平台”于一体的涉外法治综合平台,开展粤港澳法治实践活动,促进跨境法治环境融合和涉外法律服务衔接。

中心积极发挥“虹吸效应”,目前吸引25家机构组织进驻,签约挂牌成立“司法部公证理论与人才培训基地粤澳公证与实践教学中心”“广东省律师协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理论研究中心”“珠海市法学会涉外法律研究与实践基地”等合作共建平台,优质法律服务资源加快集聚。搭建常态化学术交流平台,邀请境内外律师、公证、调解、知识产权等八大领域专家学者,组成中心“最强大脑”,共同开展湾区法律融合研究与涉外法治理论研究。

培育湾区特色化品牌

提升涉外法律服务供给能力

中心发挥优势汇聚各类法治资源,着力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能力水平,为高水平“走出去”和高质量“引进来”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以合作区和大湾区的法律需求为导向,中心成立了由120名珠(琴)港澳律师、26名涉外公证员、233名珠澳调解员组成的法律服务团,提供涉外涉港澳法律咨询、调解、法律查明等12项服务,打造了诸如“你问我答”粤澳法律直播间、“法先锋”粤澳法治讲坛、“咖啡+茶”涉外调解工作法、“一中心两基地”人才培养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公共法律服务品牌。

“你问我答”粤澳法律直播间是在国内首创推出的“一问二答”访谈普法说法类新锐节目,针对同一个法律问题,分别由粤澳两地专家学者以及律师、公证、调解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作出不同解答,切实解答粤澳两地居民企业与自身利益紧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为两地居民、企业提供法律指引,是粤澳两地法律规则制度交流、衔接、融合的新尝试和新载体。

中心基于粤澳纠纷特点大胆探索出兼具文化融合、载体融合、技法融合于一体的“咖啡+茶”涉外调解工作法,有机结合中国爱喝茶的文化习俗和西方爱喝咖啡的生活习惯,创新性将传统茶文化、西方咖啡文化融合于调解全过程,用“和谐、包容、共赢”的价值思维去化解“两元对抗”思维,引领当事人从最初的对抗逐步进入合作,最终实现和解。

打造专业化培训基地

拓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路径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在涉外法治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的地位和作用。2023年12月,珠海市委依法治市办印发《关于开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创新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依托珠海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中心持续加强与高校、境内外高端研究机构合作,联动司法部调解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训基地、澳门科技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共建“粤澳法律规则衔接研究和实践教学基地”“西南政法大学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等,共同开展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合作。

中心与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合作开展以实践为导向的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将《公共法律服务理论与实务》列入学生选修课程,专门搭建公共法律服务辅助人才培训基地,从理论学习、课程实践、毕业实习到就业遴选,实现“订单式”培养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为强化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中心打造“一中心两基地”——珠海市涉外法治人才培训中心、横琴国际争议解决与风险管理人才培训基地、横琴国际商事调解培训基地,联动三方力量,串联三方资源,引进珠琴澳涉外法治人才、国际商事调解人才和国际商事调解组织,探索跨法域人才培养机制。

已举办涉外法治人才培训班1期,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培训班1期,横琴认可专业商事调解员培训班3期,“法先锋”粤澳法治讲坛28场次,学员覆盖粤港澳,受众超万人,辐射影响范围持续扩大。

二、取得成效

2023年12月,涉外中心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法治案例,相关工作被《法治日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平安中国2023》报道。

2025年1月,涉外中心作为公共法律服务机构代表参加司法部党组春节前夕视频慰问,并在会上发言,分享广东涉外法律服务经验。“咖啡+茶”涉外调解工作法在第十六届海峡论坛、香港首次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培训课程上引发热烈讨论,知名度与影响力持续提升。

中心参与编辑并作为联合出版单位的《中国公证发展报告》第1辑、第2辑,《中国公证的数字化:立法完善与业务创新》,在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自2021年成立以来,中心已承办全国性、区域性法律交流研讨等活动372场次。为在大湾区工作生活的港澳居民及企业提供线下服务11215人次,线上咨询服务4402人次。“你问我答”粤澳法律直播间录制160期,每周在澳门广播电视台双频道播放7次。“法先锋”涉外法治宣传志愿服务团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等活动开展42场次,服务2518人次。

2019040359695585

来源:法治督察与调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