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法律-江苏强化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 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时间:2025-04-09 17:11:45  来源:法制日报  点击:0

司法培训资讯网:

江苏省司法厅近日推出完善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实施涉企执法规范化提升工程等法律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这是江苏连续第六年出台法律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项举措,强化民营经济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据悉,江苏已连续5年位列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

企业科创向新引擎再激活

近年来,江苏省司法厅创新打造“法治民意直通车”,大力开展“提高地方立法公众参与度”专项行动,健全省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工作机制,充分保障民营企业在制度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

数据是数字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数字经济也是江苏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江苏省数据条例》于2025年4月1日正式施行,推动数据要素赋能实体经济,构筑数字经济竞争新优势。

这是江苏用“小切口”立法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赋能的注脚之一。近年来,江苏省司法厅密集推出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等一批探索性创新性立法项目,积极启动民营经济促进条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关于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等地方性法规规章项目,激活科创向新“一池春水”。

助力企业“轻装而行”,对省政府涉企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进行集中清理,完善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依法开展公平竞争审查,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降低,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增强。

法治化营商环境再提质

近年来,江苏抓源头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统筹推进省级主要执法部门和各设区市普遍建立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指导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制定行政处罚免罚轻罚清单1.4万余项,有效防止“同案不同罚”“小过重罚”现象。

强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推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问责、提高执法人员能力素质等21项举措,严格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加快建设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出台行政执法及监督人员培训省级地方标准,16.5万余名行政执法人员参训。

组合出拳纠治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扎实推进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开展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近年来,江苏践行“执法+服务”理念,以执法监管“一件事”为切口,深入推进跨部门跨领域综合监管,创新推行“综合查一次”,探索建立涉企检查“白名单”制度和守信承诺“非触发不检查”机制,设立涉企行政检查观察哨,探索开展邀约式执法指导服务,指导各地各部门制定涉企执法服务清单1.2万项,开展执法服务21万次,做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监管“无处不在”。

涉企法律服务效能再升级

2021年起,江苏省司法厅围绕“1650”产业体系,创新开展“产业链+法律服务”专项行动,推出“加强民营企业涉外法律服务”等举措,省市共建186个服务联盟,有机对接112条优势产业链1056家链上重点企业开展专业法律服务,近2000名律师对接链上企业提供法律服务2万余次,省级以上园区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面进驻,现代公共法律服务持续向高能级挺进。

江苏75%以上民营企业深耕制造业,并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全省率先启动涉外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先导区建设,出台支持法律服务业发展13项举措;深入推行远程公证服务,实施“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加快培育与民企发展同频共振的涉企全周期法律服务体系。

江苏连续推出举措助力民营企业转型提升,强化小微企业法律服务、打造“仲裁惠民企”品牌、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专项普法行动;开展“小微企业法律服务月”活动,走访小微企业2.9万余家,发布风险防控法律建议3.1万条,江苏民营企业法治浓度不断提升。

文章来源丨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