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资讯网:
日前,以“先进制造”为主题的广交会第一期线下展已落下帷幕。许多境外采购商表示,广交会上展示的产品令他们大为惊叹,“中国制造”已成功将他们“圈粉”。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服务广交会的重要力量,广州律师法律服务团再度升级回归,运用线上线下协同服务的方式,为出海参展企业及国际采购商提供全流程、高规格的涉外法律服务保障,为优化广州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专业力量。
4月18日至19日,国际贸易与在华设立公司是D区前来咨询的参展客商们关心的热点话题。彭波、于洋、苏文卿、彭秋嫦、朱子奇、陈钰樱和刘江业7位律师针对客商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如签订合同的注意事项、跨境贸易合同的签订与履约规定、中国商标注册的方式及相关规定等,提供了详尽解答和实施方案。值班期间,一位来自印度的采购商对摆放在服务港前的《广交会法律实务指引手册》《广州律师涉外法律服务产品汇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此,于洋和陈钰樱律师不仅向其详细介绍了手册里的内容,还贴心地将电子版发送给了客商,方便其后续阅读和深入了解。这种周到细致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赞赏。
而在B区,姜黎、车天驰和何文熙3位律师遇到更多的是前来咨询外贸纠纷相关问题的客商。多位客商反映,他们在交易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例如下单后卖家供货不足、发货后无法提货,或者自身产品遭遇侵权等国际贸易纠纷,但由于缺乏相关知识,不知如何应对。律师们根据客商描述的情况,建议首先尝试与卖家协商解决;如果纠纷无法调和,则可以寻求律师的帮助,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依托第137届广交会搭建的法律服务平台,展会第一期以来,广州律师法律服务团通过“线下+云端”的模式,实现法律服务全覆盖。五天以来,18名值班律师线下累计为来自阿联酋、俄罗斯、委内瑞拉等41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商提供134次法律咨询,服务范围覆盖国际贸易规则、跨境公司设立、涉外知识产权保护等40余个专业领域。
而在线上咨询端口,23名专业律师重点聚焦民商事纠纷、经济合同履行、劳动争议调解三大高频需求,为中国内地参展企业及市民提供“零时差”云端服务,实现法律服务精准触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