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资讯网: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支点,霍尔果斯以驿路国际法务区为载体,深化涉外法治建设,通过搭建多元化服务平台、创新机构入驻模式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等举措,为涉外企业保驾护航,助力霍尔果斯高水平对外开放。
立足“涉外法律研究、涉外法律启蒙、涉外法律服务、困难诉求解决”四大职能,霍尔果斯驿路国际法务区建成25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区,引进律所调解、国际仲裁、商务咨询、知识产权等涉外法律服务机构26家。
霍尔果斯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金龙说:“去年12月我们设立了新疆自贸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人民法庭,并引入检察工作室和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审理等功能,进一步完善涉外司法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已提供涉外法律咨询620余次,化解涉外矛盾纠纷300余件,办理涉外公证1127件,开庭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34件。”
3月21日,霍尔果斯驿路国际法务区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在合作中心揭牌,涵盖“一庭三中心”职能(合作中心巡回法庭、中哈联合纠纷化解平台、国际仲裁中心和中亚法律服务中心),全面提升合作中心涉外法律服务水平,拓展涉外调解、审判、国际仲裁、涉外普法、涉外公证、行政执法监督、司法救助、法律咨询服务等业务。
华商(霍尔果斯)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主任马超说:“我们将积极调整发展战略,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针对法务区企业和群众的需求,加强金融、涉外贸易等领域的法律服务能力建设,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法律解决方案。我们还将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经验,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专业的态度为法务区的发展贡献力量。”
霍尔果斯驿路国际法务区专注营商环境体系建设,探索试行面向中亚地区涉外律所律师白名单制度,将9名律师纳入名单。定期举办法务区入驻机构联席会议,加强业务协同、优化服务流程,探索涉外业务协作新模式。强化执法监督力度,设立行政执法监督联络点6个,聘请20名行政执法监督义务员,开展执法监督活动10场次,行政执法监督提示函、意见书等9份。办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4件,纠正不当执法行为3起。
霍尔果斯嘉联鑫劳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董誉说:“在涉外劳务纠纷中,工业园区司法所给予我们极大的帮助,指导我们收集整理各类证据,像合作合同、业务往来邮件、工作交付单据等,从法律和情理出发,给出公正合理的调解方案,既保障我们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与合作方的良好关系。”
郑金龙说:“我们将打破对物理空间的依赖,积极构建数字化涉外法律服务平台,打造‘云上法务区+实体法务区’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在实现公检法司及相关部门基础数据共享、服务资源共享、研究成果共享的基础上,建设综合性法律服务产业集群,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涉外法务合作,为高水平‘走出去’和高质量‘引进来’提供坚实法治保障。”(霍尔果斯融媒体中心 董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