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资讯网:为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止争”要求,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元化的解纷需求,重庆市渝信公证处积极探索“诉前调解+赋强公证”多元解纷新路径,成功化解24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
2023年2月至7月,何某等24名农民工受雇于重庆某建筑公司,为某幕墙工程项目提供劳务。何某等人如约完成工程项目,因重庆某建筑公司未及时与重庆某门窗公司结算,未收到工程款,因此没有及时支付工人们的工资。何某等人多次催讨无果后,诉至江津区人民法院。因案件事实清楚、争议不大,具备调解基础,经人民调解员先行调解后,达成了24份调解协议。
为保护各方权益,有效落实债务的履行,我处公证员立即对24份调解协议进行了赋强公证,并告知农民工们调解协议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后,若公司日后不按协议履行,可申请出具执行证书,无需诉讼,凭借该文书就可以向法院直接申请强制执行,彻底消除了农民工们的忧虑。
“诉前调解+赋强公证”新模式,是我处积极开展司法辅助工作、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又一重要举措。通过“调解”达成协议,再利用“赋强公证”赋予该协议强制执行效力,进一步固化调解成果,充分发挥“诉前调解+赋强公证”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
什么是赋强公证?
赋强公证是公证机构应当事人的申请,对满足特定条件的债权文书进行公证,并依法赋予其强制执行效力的一种公证活动。
通过这种方式,一旦债务人违约,债权人可以无需经过诉讼程序,直接凭借公证书和执行证书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从而快速、便捷地实现债权。
赋强公证作为一种有效的纠纷预防机制,不仅增强了对违约方的法律震慑,同时也降低了债权人在维权过程中的风险和成本,显著减少了案件进入诉讼阶段的可能性,有助于一次性解决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