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长安·慧聚”家事与传承沙龙:凝聚智慧 聚焦涉港家事法律

时间:2024-12-26 17:00:39  来源:长安公证  点击:0

司法培训资讯网:一、引言:内地与香港融合发展的法律新需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强调要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健全香港、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香港、澳门同内地交流合作领域全面拓展、机制不断完善,在构建我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发挥着重要功能。

“长安·慧聚”家事与传承沙龙:凝聚智慧 聚焦涉港家事法律

内地与香港、澳门交流合作日趋稳固,从经济领域的贸易往来、投资合作,到文化层面的艺术交流、教育互动,再到社会民生方面的人员往来、社区共建,两地的融合发展已渗透到各个角落。在婚姻、家庭以及财产等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这种交流融合更是呈现出日益紧密的态势。随着内地与香港、澳门居民往来的日益频繁,跨地域婚姻家庭数量不断攀升,家庭财产的跨境配置与传承问题也随之而来,亟待专业的法律指引与保障。北京市长安公证处财富传承公证服务研究中心敏锐地捕捉这一时代趋势,以涉港家事法律为主题,精心策划了“长安·慧聚”家事与传承沙龙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活动。

二、沙龙概览:聚焦涉港家事与公证实践

2024年12月,岁暮隆冬,辞旧迎新。“长安·慧聚” 家事与传承沙龙第一期与第二期活动相继召开。活动特别聚焦涉港家事问题与公证实践这一复杂且关键的领域,秉持着开放合作、共享智慧的理念,特邀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法律专家作为主讲,并邀请专注于此领域的公证同行以及具有涉外家事案件经验的优秀律师齐聚一堂,共话涉港家事业务。

三、专家分享:深度解析涉港家事法律问题

郭鄢慈律师:《涉港家事公证经验分享》

郭律师结合其公证、律师双重背景,详细阐述了涉港公证的常见应用场景,包括港人订立公证遗嘱的考量因素、香港遗产承办在内地所需的公证事项,以及港人申办继承权公证时的法律适用等,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麦俊强律师:《浅谈如何处理大陆居民在港遗产及香港的夫妻财产制度》

麦律师通过分享大陆居民在港遗产处理的两个典型场景(有遗嘱与无遗嘱),展示了不同情境下的遗产承办流程,并深入解析了香港法院对于遗产承办的提问及如何应对。此外,他还介绍了香港的夫妻财产制度及联名物业、联名账户的特殊运用,为参会者拓宽了法律视野。

四、多元交流:搭建跨行业与地域的法律交流平台

在沙龙中,北京市长安公证处财富传承公证服务研究中心主任委员李青介绍了涉港遗嘱、继承业务的公证实践;北京市因诺律师事务所肖恩泽分享了涉外继承案件代理实务;北京展达律师事务所祁楚晗则介绍了以法治家跨境实务交流平台。同时,会议还邀请了多家知名律师事务所和公证处的法律同仁,就涉港家事法律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五、焦点问题:两地继承制度衔接

在沙龙系列活动中,香港居民如何继承大陆财产,大陆居民如何继承香港财产成为了法律人最为关心的议题。因两地法域不同,香港订立的遗嘱文件中遗嘱执行人在内地无法以遗产管理人身份直接提取死者存款、过户房产问题;内地公证机构订立的公证遗嘱在香港高等法院检认障碍问题;内地公证机构无法出具死者的出生公证而使得内地居民继承香港财产遇到困难等问题都引起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通过深度探讨,法律人之间增进了理解和互信,也以实践中的成功案例,提出了面对类似问题时的解决方案。与会人员一致希望,内地和香港能够增强家事法律制度的衔接和融合,进一步构建更稳固、普遍的合作机制和方式。

六、结语:智慧碰撞,为家事法律行业注入新活力

“长安·慧聚”作为北京市长安公证处财富传承公证服务研究中心新创办的沙龙活动,旨在凝聚跨行业、跨地域法律人的专业智慧,推动家事和传承业务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在两期以涉港家事为主题的活动中,法律同仁们通过深入交流探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涉港家事法律问题的妥善解决以及公证实践的优化创新提供了全新思路与方向。两期沙龙的召开不仅为家事法律行业注入了强劲的专业活力与创新动力,也为新一年的业务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