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资讯网:“在南京,没人能空着手走出‘许阿姨’的青团店。”
这句网友调侃,道出了这家网红老字号的火爆。但人红是非多,2024年,一家名为“徐阿姨”的糕团店悄然出现,相似的名称、同款蛋黄肉松青团,连店铺都开在同一条小吃街,不少游客直呼“买错了”!
近日,随着法院一纸判决,“许阿姨”成功维权获赔4.8万元。而胜诉的关键,竟是一组经过公证保全的证据——今天,我们就来拆解这场“一字千金”的商标保卫战。
一、案件回顾:为什么“徐阿姨”构成侵权?
1、 “搭便车”的恶意明显
法院查明:“徐阿姨”不仅名称与“许阿姨”高度近似(南京方言中“许”“徐”发音相似),且选址紧邻原告门店,商品品类、包装风格均存在模仿。
关键证据:公证员拍摄的“徐阿姨”门店招牌、商品对比图,直接呈现了视觉混淆的可能性。
2、公证截屏的“消费者吐槽”成铁证
原告通过公证固定了大众点评、小红书等平台上的消费者留言:“以为是许阿姨才买的”“两家傻傻分不清”。
法律意义:根据《商标法》第57条,足以证明实际混淆已发生。
二、胜诉核心:公证如何“锁定”侵权证据?
(1)线下取证:公证员全程跟拍的“侦探行动”
步骤:
① 公证员陪同原告律师到“徐阿姨”门店购买商品,全程录像;
② 封存带有“徐阿姨”标识的包装袋、收据;
·
作用:防止被告当庭否认经营行为,公证文书可直接作为证据。
(2)线上固证:15分钟搞定“网页快照”
· 操作:通过公证人员的操作,对“徐阿姨”美团店铺页面、混淆性用户评价进行实时截屏并生成哈希值(防篡改“电子指纹”)。
优势:比传统公证更高效,尤其适用于电商、社交平台侵权。
“如果没有公证处对侵权证据的全程固定,我们可能存在‘举证难’的问题。”许阿姨糕点负责人表示。在这起上边维权案中,南京市钟山公证处对侵权方的线上宣传、线下门店等关键证据进行保全,最终帮助老字号赢得诉讼。
公证员说法
保全证据公证是公证机构依法对可能灭失或日后难以取得的证据进行固定、提取和确认,并出具公证书予以证明的法律活动。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规范的公证程序,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使之成为具有强证明力的法律依据。相较于普通证据,经公证保全的证据在诉讼、仲裁等法律程序中享有优先采信权,法院一般无需另行审查即可直接采纳,显著降低当事人的举证难度。尤其在电子数据、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等领域,公证保全能有效对抗证据篡改、灭失等风险,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高效法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