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公证处方”巧解“休眠”箱困局 华南公证监督银行开箱清点消隐患

时间:2025-07-23 16:55:57  来源:佛山市公证协会  点击:0

司法培训资讯网:在华南公证处公证员全程监督下,一个个逾期超半年的保管箱被正式打开。箱内物品逐一清点、拍照、记录、封存,所有动作精准无误。这是某银行处置逾期保管箱的关键现场。在公证中立第三方的监督下,近60个“休眠”保管箱顺利完成开箱清点,一场潜在的纠纷风暴被悄然平息。

微信图片_20250723165644

事件起因

年初,某银行面临一个棘手难题:近100个保管箱租期已过,承租人却“失联”。银行计划停办保管箱业务,单方面开箱清点势在必行!但顾虑重重:若承租人日后质疑开箱清点结果怎么办?

分析研究,寻找破局之道

关键时刻,银行向华南公证处寻求帮助——希望能开出“公证处方”。 公证员团队深入研究租赁合同,翻开合同条款:“承租人逾期6个月未续租或退箱,银行有权在公证监督下开箱。” —— 法律依据充分!

然而公证处的智慧远不止于此。公证员开出关键“预防药方”:在开箱前通知过程建议公证! 银行采纳建议,通过电话、短信反复提醒客户。几个月努力后,仍有近60个保管箱石沉大海,开箱清点势在必行。

开箱现场——细致记录、封存

开箱当日,华南公证处公证员团队亮出专业“手术刀”:
▶️ 一箱一档案:每个保管箱独立建档,责任清晰;
▶️ 开箱双监督:公证员与银行人员共同操作,确保程序透明;
▶️ 物品全记录:现场清点、拍照、录像、制作详细清单;
▶️ 封存保安全:清点物品装入封存专用箱,公证处封条牢牢锁定。

一纸薄薄的公证书,承载着法律的专业与温度。公证机构化身“法治医生”,在纠纷发生前开出“公证处方”,将矛盾消弭于萌芽。某银行此次行动,正是“公证治未病”理念的生动实践——“事前办公证,事后少纠纷”,公证守护的不仅是财产安全,更是市场经济的信任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