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资讯网:“苗子不生根、一片片萎蔫,眼看着就要枯死了!”近日,弥勒市竹园镇某育苗基地的负责人急得团团转。原来,基地使用某品牌肥料后,大批种苗出现异常,不仅育苗彻底失败,还耽误了后续移栽,直接造成经济损失。

看着地里日渐枯萎的种苗,负责人既心疼又无助:种苗状态一天一个样,证据随时可能“消失”,真要维权,拿什么证明是肥料的问题?就在他一筹莫展时,和信公证处的介入,给这场维权战注入了关键底气。
公证人员第一时间赶到育苗场,对受损种苗的生长状态、分布范围、受害程度等进行全程录像、拍照,并制作详实的现场勘验记录。原本易随时间变化、难以留存的苗情现状,通过公证手段,变成了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和影像证据。
“幸亏公证处来得及时!”拿到公证书的负责人终于松了口气,“要是等苗子全死了,真是有苦说不出,现在有了证据,心里踏实多了!”
这并非个例。在农产品质量纠纷中,“证据难找、责任难定”是农户维权的常见痛点。而公证证据保全,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法治利器”——它就像为证据上了“安全锁”,既能强化证据效力,让司法机关更易采信;又能降低维权成本,避免因证据不足陷入被动;更能震慑不良商家,推动纠纷快速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