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互联网 + 公证” 赋能资金监管:1600余户业主赔偿款直达,破解民生堵点

时间:2025-11-12 10:36:33  来源:云南省国信公证处  点击:0
司法培训资讯网:“赔偿款到账了!”近期,昆明市实力郡城小区的1600余户业主陆续收到一笔特殊款项——绿化移植赔偿监管款。这笔“暖心钱”的顺利发放,不仅切实保障了业主的合法权益,更推动五华区老旧小区改造这一民生工程稳步推进。而这一切的背后,正是昆明市国信公证处创新推出的“互联网+公证”的资金监管方案在发挥关键作用。

a9kmy81525960275334

事情的源头,要追溯至2023年五华区启动的老旧小区及周边配套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为修建小康大道与红旗路交叉口的人行天桥,需占用实力郡城小区部分绿化带并移植苗木。根据规定,施工单位需受五华区住建局委托,向小区全体业主支付赔偿款。然而,该小区当时尚未成立业主委员会,“赔偿款该交给谁、由谁监管、如何发放”的核心问题悬而未决,若不及时破解,整个改造项目将陷入停滞。
此前,社区居委会与施工方曾考虑由物业公司代管代发赔偿款,但这一方案的短板十分明显:物业公司的职责仅限于提供物业服务,并无资格代表全体业主行使资金接收与监管权;加之业主对物业公司普遍缺乏信任,采用该方案不仅会加重住建部门与社区的监管压力,还可能埋下纠纷隐患,最终这一思路未获认可。
正当民生工程陷入推进困境之际,昆明市国信公证处主动介入,得知小区的实际难题后,迅速组建专项团队,与社区展开深度对接,创新性提出“公证机构参与资金监管+线上款项拨付”的解决方案,很快获得社区、施工方等多方认可。该方案流程简洁高效:施工单位只需将赔偿款转入公证处专属监管账户,即可正常开工,无需社区、物业额外投入人力;业主则通过“云南省国信公证处”微信服务号,在线完成房号选择、身份证与产权凭证上传、收款信息填写等操作,待公证机构审核通过后,赔偿款便能直接划转至业主账户。
这一模式的优势尤为突出:从效率上看,它既大幅减轻了社区与物业的工作负担,又让业主告别“风吹日晒排队交材料”的麻烦——公证处小程序支持7×24小时接收申请,业主利用碎片化时间即可完成操作,各方时间成本显著降低;从安全上看,公证员会逐一审验材料真实性,且全套资料均会留存归档,从源头杜绝伪造资料冒领赔偿款的可能,将纠纷隐患直接掐灭在摇篮里。
这类面向社区的“互联网+公证”服务模式以提效、降本、增信为核心,旨在赋能多元民生场景。例如:小区筹备业委会、组织业主投票时,传统模式依赖实体投票箱与入户动员,因业主忙碌参与率偏低;公证定制线上“指尖投票”方案,精准提效。老旧小区改造意见征集时,传统逐户走访、纸质统计易漏项难共识;公证线上归集诉求、固化结果,降本守正。物业收费公示与争议化解时,传统线下张贴、口头告知易起纠纷;公证线上存证公示、固化依据,明晰权责、强化增信,全方位助推社区治理提质。
公共法律服务是赋能社区治理、守护民生福祉、化解基层矛盾的核心支撑。昆明市国信公证处将持续践行“发挥公共法律服务职能、促进基层矛盾化解”要求,深挖公证“预防性司法制度”独特价值,把公证证明、证据保全、资金监管等职能,深度嵌入业主投票、老旧小区改造、物业收费争议、邻里权益维护等社区民生关键场景,在社区治理提质、民生诉求响应、群众权益保障等领域提供更精细专业的服务,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筑牢基层民生保障与和谐稳定根基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