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聚焦婚姻家庭公证 强化财产权益保护

时间:2025-11-20 16:04:22  来源:广汉公证  点击:0

司法培训资讯网:为帮助群众厘清婚姻家庭关系中的财产权益边界,规避法律风险。近日,广汉市公证处在广汉市2025年“法律明白人”暨人民调解员培训班上,围绕“婚姻家庭关系的公证保护”展开专题指导。本次培训聚焦财产继承、再婚财产归属、婚内协议效力、抚养权变更等热点问题,通过典型案例剖析与法律条文解读,为全市90余名村(社区)“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村(居)法律顾问代表送上实用的法律知识。

聚焦婚姻家庭公证 强化财产权益保护

培训中首先直指群众在财产继承中的常见错误认知——“父母去世后,子女能自动继承所有财产”,这种误解易导致简单继承案件演变为复杂的转继承、代位继承纠纷。随后,主讲人详细列举了办理继承公证所需材料,包括被继承人的户籍注销证明、亲属关系证明、财产凭证,以及所有继承人的身份证明等;若有继承人放弃继承权,还需额外提供经公证的放弃继承声明书,为参训人员明确了办理流程与材料准备要点。

针对父母再婚引发的财产归属争议,主讲人通过王某与杨某的再婚案例展开解析,具体说明房产加名、婚前财产变卖后重新购置、银行存款混同等不同情形下的财产分割规则。同时给出建议:父母再婚前应及时进行财产公证,明确各自财产范围与归属,从源头避免因财产混同引发继承纠纷,为家庭和谐筑牢法律基础。

此外,培训还厘清了夫妻婚内财产协议与忠诚协议的区别。通过两个对比案例,让群众清晰了解到,规范的婚内财产协议能明确财产边界,经公证后能进一步强化其证据效力、减少争议,可有效减少财产纠纷,为婚姻家庭财产权益提供坚实保障。同时,列出了办理夫妻财产约定公证所需的身份证明、婚姻证明、财产协议书、权属证明等材料。

本次培训案例鲜活、解读专业,有效破解了群众在婚姻家庭财产保护中的认知迷雾。参训人员纷纷表示,内容贴近基层实际需求、实用性强,不仅提升了自身法律专业素养,也掌握了运用公证手段维护群众婚姻家庭财产权益的方法,为后续开展基层公证法律服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