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资讯网:
与好友共同设立合伙律师事务所的计划,在张律师脑海里已经谋划了很久。因为此前没有找到合适的写字楼,无法提供设立律所需要的住所证明,就一直搁置了下来。2021年5月,张律师得知北京市司法局出台了律师类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度,只需签署告知承诺书即可替代此前必须提供的证明文件,便立即提交了相关材料。不到一个月,他就拿到了律所执业许可证,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张律师的幸运得益于北京市司法局近年来持续推进的“放管服”改革。从优化行政审批制度“减证便民”,到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便民利企,再到提升行政执法监督水平,在持续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群众感受到了北京司法行政改革的速度、力度和温度。
2019年3月,北京市司法局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司法部取消部分律师类证明事项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律师类行政审批事项的优化自此驶上“快车道”。根据《实施方案》,22项律师类证明事项被取消,40个审批程序全面“瘦身”,相比司法部的要求,北京市司法局对取消事项的范围做了进一步扩展。
2021年2月,该局对《北京市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进行修订,对律所审批事项进行大幅调整,如降低律所设立的资金条件、取消同城分所设立区域的限制等。3个月后,律师类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正式落地。
“申请人如果选择了告知承诺制方式,可直接在北京市司法局的官网下载示范文本,了解办理流程。我们就是按照网上的办事指南,一次性准备好全部材料,属地司法局审核后当即采信,很快完成了律所的审批手续,效率比过去明显提高。”受惠于告知承诺制的张律师感触颇深。
据了解,自实施资金证明和住所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以来,律师执业申请和律师事务所设立审批时限压缩了70%以上。
改变不止于此。如今,“最多跑一次”已成为北京公证公认的服务标准,“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从112项增加到180项,小客车指标配置亲属关系(声明)、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译本与原本相符、学历学位证书等一系列公证事项均已实现“一网通办”,申请、受理、审核、缴费、出证、送达等全流程均可在线办理。
“对于首都司法行政‘放管服’改革的努力和成果,律师、公证行业的改变只是一个缩影。”2021年7月,北京市司法局推出中小微企业主体身份告知承诺制,即在办理公证过程中,中小微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只要自愿做出承诺即可免于提供用于证明中小微企业主体身份的证明材料,有效解决了中小微企业公证事项办理的一大难题。2021年8月31日,该局印发《北京市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证明告知承诺制实施意见(试行)》,正式实行法律援助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此外,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68项行政审批事项已开启全城通办工作模式,申请人可就近到任何服务站点办理相关事项,3万余名申请人因此免去了奔波之苦;覆盖全市的市司法局行政审批系统已完成升级改造,并将进一步完善功能,实现“一网通办”和不见面审批。
今年4月起,北京市司法局“局处长走流程”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该活动已成为北京市司法局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的创新之举。据市司法局行政审批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在2021年下半年的“局处长走流程”活动中,市司法局的局处长分组对各区司法局、各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及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进行调研督导,逐一听取意见建议,检查相关行政审批事项的受理和初审工作,对排查出的六个方面问题进行整改,有效推进了“最后一公里”改革措施落地。
在今年的“局处长走流程”活动中,市司法局进一步梳理全局的行政许可事项,列出全新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并根据业务需求,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动态调整。局处长们将再次深入一线,采取线上全流程体验、线下全方位实地办理等多种方式,对目前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政务服务事项的流程和环节进行梳理,站在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角度进行体验和检视,收集其反馈的痛点、难点问题,并予以改进。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和政务服务水平,既是“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理念、方式,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接下来,首都司法行政系统将强化改革思维,以行政管理相对人满意为标准,以彻底解决问题为目标,持续优化首都营商环境,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贡献力量。
(京司宣)
-涉外法律-泉城法治论坛在济南举办,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涉外法律-“深入推进检察机关涉外法治工作”特别报道之五|深化交流合作,“朋友圈”不断扩大
-涉外法律-威海市优化涉外法律服务供给 助推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涉外法律-共谋涉外法治建设新篇章!中共珠海市委党校领导到珠海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调研
-涉外法律-中山着力打造涉外法律服务高地,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公证-华商龙岗与龙岗公证处共襄业务交流座谈会,携手深化法律服务合作!
-涉外法律-河南省律协和长沙市律协“涉外律师人才培训班”在我校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