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从“心”出发,社区矫正铺就温情回归路

时间:2022-11-23 09:17:16  来源:南京司法行政在线  点击:0

司法培训资讯网:从入矫后拒绝与人交流,被诊断出抑郁倾向,到经心理疏导和重建后,重树生活信心;从为“兄弟义气”冲动打架,到成为抗疫一线的志愿者……社区矫正对象的转变,正是南京市玄武区社区矫正中心对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帮扶”工作理念的完美诠释。

在玄武区社区矫正中心的每一个工作人员看来,矫正本质上是一项严肃的刑罚执行活动,需要工作人员通过严格的监督管理,督促社区矫正对象严格履行好法定义务,体现法律的“硬度”。同时矫正也是一项教育人、改造人的艰辛复杂的工作,需要体现执法的“温度”,要工作人员从“心”出发,用情、用爱、用智耐心教育并感召社区矫正对象认罪伏法。

为此,玄武区社区矫正中心积极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以人为本、分类教育”矫正新模式,为社区矫正对象铺就了一条温情的回归路。

微信图片_20221123091814

党建引领,实现教育帮扶多元化

为了充分发挥多部门联动作用,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专业化,为基层司法所提供更广泛的教育帮扶力量,全面提升矫正教育水平,2022年,玄武区社区矫正委员会15家成员单位党组织与全区7个司法所结对共建,共同搭建起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平台。

在此基础上,由玄武区社区矫正中心牵头成立了结对帮扶领导小组,负责活动开展、督促、检查、考核,每月汇总数据资料。制定《玄武区社区矫正委员会成员单位参与社区矫正结对教育帮扶实施方案》,细化梳理各成员单位参与社区矫正结对教育帮扶承担的具体工作内容,为结对共建司法所配备专业人员提供相应服务,确保能够满足司法所和社区矫正对象的各类工作需求。

为突出结对帮扶的成效,矫正委员会成员单位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2022年,与司法所工作人员共走访社区矫正对象260余人次;开展集中教育活动10场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颁布两周年之际参与广场宣传活动,发放300余份宣传资料;对全区特殊人群困难家庭进行信息摸排,开展爱心送暖活动5场次,帮扶人数10人,提供帮扶金2.5万元,赠送学习生活用品折合人民币3000元,并与区法院、区教育局协调,为一名监管人员失学子女解决户口及就学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分类教育,实现教育帮扶精细化

“这堂课令我触动很大,我对自己不遵守交通规则犯下的错误表示非常后悔。以后我一定努力学习交通法规,安全行车。”在经过到交通路口参与交通执勤,观看酒驾、危险驾驶罪嫌疑人忏悔视频之后,社区矫正对象王某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这是玄武区社区矫正中心与区公安局联动,邀请区交警大队为酒驾类社区矫正对象定期开展的主题警示教育活动,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剖析、观看短视频、现身说法等形式讲解酒驾醉驾危害,增强全体酒驾社区矫正对象防范意识。

玄武区社区矫正中心以“矫心为本,矫行为辅”,让社区矫正对象发自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今年7月份,玄武区社区矫正中心为贯彻“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的要求,联动多方单位实行分类教育,做到教育帮扶精准化。

与玄武区妇联联动,邀请南京乐行公益法律服务中心(社会组织)公益律师为女性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婚姻家庭类普法讲座,根据女性社区矫正对象法律盲点和心理状况,组织她们学习民法典中妇女权益保护篇内容。

与玄武区团委联动,利用玄武区梅园新村纪念馆、钟山“红岭”等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组织青年社区矫正对象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观看红色教育短片、参与爱国主义纪念活动,通过红色教育,激发其爱党爱国爱家热情。

与玄武区律协联动,邀请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公益律师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非法吸收公众财产、诈骗类法律知识讲座”,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深刻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危害性,改过自新,早日融入社会。

 

 

以人为本,实现教育帮扶人性化

“感觉人生有了污点,没有了未来,生活都没什么意思。”因犯虚开增值税发票罪被判缓刑2年的李某,在接受社区矫正初期患上了抑郁症,她意志消沉,觉得自己以后的人生再无希望。

为了帮助李某积极面对问题,重树生活信心,玄武区社区矫正中心建立矫正小组,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矫正方案,一方面安排其学习刑法、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另一方面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其提供心理疏导。同时,鼓励李某的家人给予李某更多的宽容和支持。

最终,李某不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认真悔罪,性格也日渐沉稳平和,逐渐走出犯罪阴影。

教育帮扶,是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的治本之策。玄武区社区矫正中心秉持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坚持严明执法的同时,寓教于帮、寓教于情,针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特殊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矫正方案,通过心理辅导、政策补助、职业培训等各个方面,让社区矫正有法度、有温温。

量身定制,实现社区矫正智能化

入矫前,玄武区社区矫正中心会为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一次入矫前的谈话教育、一次入矫集中宣告会并签订一份矫正小组责任书。

同时,在社区矫正对象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家庭走访调查,了解社区矫正对象家庭构成、成长经历、个性特征、社区环境等情况,为他们量身定制一份个性化的矫正方案,再根据阶段性实施效果评估,动态调整矫正方案。

定期开展心理辅导讲座,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对有需求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针对特殊困难社区矫正对象,积极帮助申请医疗救助、贫困补助、社会救助等政策;开设计算机操作、电器维修等职业技能培训课,为其提供劳动技能、就业岗位等方面帮扶;对符合就学条件的社区矫正对象,尤其是未成年人,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保障社区矫正对象的受教育权益,帮助其完成学业。

同时,为了加强实时监管,玄武区社区矫正中心还运用智慧监管平台“矫务通”APP,实现“智能管、精准矫、云端学、链上考”。在矫正中心内的显示大屏上,全息、实时、动态研判社区矫正对象现状,做到社区矫正工作情况“一图清”。

“有人说,社区矫正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监狱、没有教室的学校。帮助这座学校里的社区矫正对象改正之前犯的错误,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是我们的工作和使命。”南京市玄武区社区矫正局局长唐小松这样说道。

对于玄武区社区矫正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帮助每一个社区矫正对象认识错误、迷途知返,重新融入社会,这同样也是落在他们肩上最沉甸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