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资讯网:
“我庆幸自己没有入狱服刑,否则高墙之隔,就无法尽到做儿子、做丈夫、做父亲的责任。在社区矫正我能够享受自由、正常工作,这是无比宝贵的机会。我一定端正矫正态度,严格遵守规定,绝不再触碰法律红线。”参观完监狱教育改造场所,听完在监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后,社区矫正对象徐某深有感触。
为提升社区矫正教育矫治效果
4月18日下午苏州市司法局联合苏州监狱开展社区矫正警示教育活动,全市67名矫正意识差或受过警告的社区矫正对象参加此次活动
社区矫正对象先后参观了服刑监区、劳动场所,观看了服刑人员队列整训等,零距离感受“高墙内生活”。2名监狱在押服刑人员“现身说法”,深刻剖析了自己给社会、家庭带来的伤害和惨痛教训,讲述了失去自由、与外界隔绝的痛苦,用切身感受为高墙外的社区矫正对象上了一场生动的警示教育课。随后,苏州市司法局社区矫正机构负责人、苏州监狱干警对全体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了现场教育,谆谆告诫他们要以德修身,不断增强法律意识,严格遵守法律规定,顺利度过矫正期,平稳回归社会。这场生动的实境教育和真人真事分享,取得了较好的警示教育效果,社区矫正对象纷纷表示感受很深,要好好珍惜当下。
近年来,苏州市司法行政系统积极创新制度机制和方法措施,持续提升社区矫正教育帮扶成效,社区矫正对象违法违规现象和重新犯罪率不断下降。
➨ 空中教育实现学习多样性。开发使用“新我”、“社区矫正空中课堂”等在线教育平台,设置课程选学清单,便利社区矫正对象随时随地学习,确保了规定的教育学习时间、内容、效果落实。
➨ 分类施教提升教育精准性。通过实施专项教育,开设小班课程,对重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多对一、一对一辅导等,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矫正需求,实现因人因类精准施教。如对矫正意识差的加强警示教育,对交通肇事、危险驾驶类对象开展酒驾醉驾专项教育整治,组织曾经破坏环境类犯罪的到生态修复基地补植复绿,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落实政法老同志志愿者结对关爱机制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 供需式帮扶促进社会融入。开展社区矫正循证矫正、损害修复等项目,购买专业社会组织服务等,实施项目化矫治帮扶。加强与人社、民政等部门联动,定期开展“春风行动”“护苗主题日活动”“金秋助业助学”等扶业救助活动,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修复社会支持系统,引导其顺利回归和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