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资讯网:经常有人说:“婚前还要约束这
约束那的,
哪像是诚心结婚的呀?
算得这么清楚,还不如不结呢。”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谈钱伤感情,
而婚前协议白纸黑字都是钱的事儿,
在结婚前谈这个,简直像给甜蜜的
爱情泼冷水。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婚前协议公证。
什么是婚前协议?
婚前协议是指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为结婚而签订的、于婚后生效的具有法定约束力的书面协议。
制定婚前协议的主要目的是对双方各自的财产和债务范围以及权利归属等问题实现作出约定,以免将来离婚或一方死亡时产生争议。
婚前协议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婚前协议公证有什么作用?
1. 确保婚前协议法律效力:公证机关会对协议内容进行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审查,确保各项条款符合《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因内容违法(如限制人身自由、违反公序良俗)导致部分或全部条款无效。
提供定制化文书修改法律服务,为当事人明确婚前财产归属、制定婚后财产规划、规避婚前债务风险。
2. 提升法院采信度:经具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法律服务机构公证的婚前协议,在离婚诉讼中,法院的采信度更高,减少当事人举证难度。双方当事人一同自愿到公证处进行人脸识别,并当面签订婚前协议等法律文件,杜绝一方以“不知情、被迫签署”为由推翻协议。
公证机构提供长期的档案保管服务,避免一方私自更改协议内容。双方当事人若因婚前协议未尽内容,需要重新达成婚内协议或者离婚协议,也可到公证处办理婚内协议公证、离婚协议公证或者离婚补充协议公证。
3. 促进信任与沟通:通过公证前的协商,双方需坦诚沟通财产、责任等敏感问题,减少婚后因经济问题产生的矛盾,尤其适用于再婚、收入差距大的夫妻。
婚前协议可以约定哪些内容?
1. 财产归属。
婚前财产:明确双方婚前个人财产(如房产、存款、股权、车辆等)的归属,避免婚后混同。
例:“甲方名下位于XX的房产为婚前个人财产,婚后不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婚后财产:约定婚后收入、投资收益、继承或受赠财产的归属(是否共有)。
例:“婚后乙方继承的遗产归个人所有,不作为共同财产。”
财产增值:明确婚前财产在婚后的增值部分归属(如房产升值、股权分红)。
例:“甲方婚前持有的公司股权,婚后增值及分红归甲方个人所有。”
2. 债务划分。
婚前债务:约定婚前个人债务由负债方自行承担。
例:“甲方婚前的50万元贷款由甲方独立偿还,与乙方无关。”
婚后债务:可约定婚后债务的承担方式(如一方创业债务由该方承担)。
注意:该约定仅对夫妻内部有效,债权人仍可向双方追偿,但偿还一方可依协议向另一方追偿。
3. 婚姻责任与补偿。
家务补偿:约定离婚时对承担较多家务一方的经济补偿(需符合公平原则)。
例:“若因乙方照顾家庭放弃工作,离婚时甲方需支付乙方XX万元补偿。”
再婚家庭安排:约定婚前子女的抚养费、继承权等(但不得排除法定义务)。
例:“甲方婚前房产由甲方子女继承,与乙方无关。”
婚前协议不可以约定哪些内容?
1. 限制人身权利。
禁止离婚或离婚条件:
约定“任何一方不得提出离婚”或“提出离婚需赔偿XX万元”无效(违反婚姻自由原则)。
限制生育权:
约定“必须生育子女”或“禁止生育”无效(违反人身权利)。
人身控制条款:
如“一方不得与异性单独接触”“必须每天回家”等,因侵犯人格权无效。
2. 涉及子女抚养权。
子女抚养权归属:
离婚时子女抚养权需根据子女最佳利益原则由法院判定,婚前协议不得预先约定。
排除抚养义务:
约定“子女由一方抚养,另一方无需支付抚养费”无效(抚养义务是法定义务,不可免除)。
3. 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违法或违背公序良俗:
如约定“婚后允许婚外情”“财产归小三”等条款无效。
4. 显失公平的财产分割
完全剥夺一方财产权:
如“离婚时乙方净身出户”或“所有财产归甲方”可能因显失公平被法院撤销。
未考虑婚姻贡献:
完全忽视家务劳动、育儿贡献的补偿条款可能被认定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