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资讯网:
为帮助厦门市外贸企业预防和应对涉外贸易纠纷,近日,市商务局制定《厦门市外贸企业涉外贸易纠纷应对指南(2025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据悉,这是全国首份较为完整的外贸纠纷应对指南,从事前、事中、事后等方面,提供操作建议和规避风险路径,并罗列了14家厦门本地的公共性服务机构、平台以及3个争端管辖示范条款,供厦门外贸企业参考。
《指南》提醒,企业在开展对外贸易前,要多渠道识别客户资信。比如,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邓白氏集团或其他专业资信调查机构等核实客户注册信息、履约能力、信用记录等;对年订单超一定金额的客户,可通过Panjiva和Import Genius等查询海关进出口数据。其次,境外法律的识别也不容忽视。一方面,可以通过海丝域外法查明中心(www.msrlac.com)、域外刑事法律查明平台(www.ywxscm.com)、专业涉外律师等识别域外法律,全面调研目标国、地区的贸易政策等,避免触碰当地法律红线;另一方面,通过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国别贸易投资环境信息网等网站,识别国内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保障措施调查等措施。
《指南》同时建议,对于重点国家和地区,企业要及时通过马德里体系或《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注册国际商标与专利,做到“知识产权先行”,预防知识产权类纠纷,同时通过厦门市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检索,查询客户知识产权情况。
此外,《指南》还从合同履行监控、支付安全设计、汇率风险管理、延期交付处置、质量异议处置、法律程序救济等多个关键点,详述了诸多事中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