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法律-江省慈溪市人民法院:20天巧解涉外商标侵权纠纷

时间:2025-07-10 16:52:05  来源:法治日报  点击:0

司法培训资讯网:

“家人们欢迎来到直播间!今天店里上新的都是独家产品,还有超多福利放送!点点关注,我们的产品马上上架……”这个拥有400万粉丝的网店直播间里,主播激动的声音透过屏幕传来。然而,几周前,这家店铺还深陷一场涉外商标侵权纠纷,经营一度陷入危机。

国际大牌VS网红店铺:一场知识产权碰撞

原告A公司系国际知名品牌权利人,其商标及产品设计在全球市场具有极高辨识度和市场价值。被告B公司系国内某网红店铺的经营者。不久前,A公司发现被告B公司经营的网店中,不少在售产品带有与A公司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还有部分商品更是直接仿制了A公司多款经典鞋子设计。在这些商品的销售页面上,B公司还使用了“按照原版定制”“和原版几乎无差”等字样的描述。

A公司以B公司涉嫌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向浙江省慈溪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B公司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300万元。法院受理案件后,A公司又提出申请,要求法院对B公司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法院经审查认为,B公司侵权事实初步证据充分,且涉案金额巨大,存在判决后难以执行的风险,依法裁定冻结B公司账户资金300万元。

从对抗到共赢:20天高效调解破僵局

“账户被冻结后,公司资金周转出现困难。”B公司负责人向承办法官反映,“这是公司的基本账户,发放员工工资、对外经营等事务都需通过该账户进行。冻结状况持续,公司的正常运营会受到影响。” 

承办法官仔细分析研判,同意B公司筹集300万元现金作为保证金缴纳至法院。到账后,法院立即将B公司的经营账户解封。

为尽快实质化解矛盾,法院对该案启动“调解优先”机制,多次组织双方线上线下沟通协商。承办法官首先向B公司释明了法律规定,引导B公司认识到自身侵权行为的错误。B公司负责人表示愿意承担赔偿责任,但认为赔偿金额过高。面对A公司坚持维权、B公司希望减少赔偿金额的诉求,承办法官又通过深入分析双方争议焦点、对比同类案件判决结果的方式,引导双方理性评估诉讼风险、形成合理恰当的预期。

经过多轮协商,双方的诉求差异逐渐缩小,最终达成一致意见:B公司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侵害A公司知识产权的产品并销毁所有库存侵权产品及标签,立即删除侵权商品的销售链接、宣传内容等;同时,B公司向A公司赔偿经济损失111万元。这一金额创下慈溪市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件调解金额新高。

该案从采取保全措施到矛盾实质化解,历时仅20天,展现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慈法速度”。

A公司代理律师表示:“本案的快速处理,充分维护了我们的品牌权益,也让我们对中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充满信心。”

案件调解之后:创新与守法并重

案件调解后,承办法官并未就此止步。针对B公司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认知短板,承办法官向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普法教育,详细阐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企业要发展,必须树立尊重创新、守法经营的底线思维。”同时建议B公司坚持原创设计、打造自主品牌。

“这场官司给公司上了宝贵的一课,模仿抄袭绝非长久之计,企业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B公司负责人感慨道。他向法官表示,这次诉讼让公司认识到了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性,目前公司正在着手将更多资源投入原创设计与自主品牌建设中,同时积极申请专利和商标保护,建立更完善的产品设计与审核制度。

创新才是最好的“明星同款”,守法方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