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资讯网:
7月6日,上海国际商务法律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华东理工大学涉外法治论坛在沪举行。本次会议以“制度型开放与‘十五五’上海涉外法治建设”为主题,来自涉外经贸法律理论界、实务界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以高水平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路径和方法。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龚跃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的召开是对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是对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伟业的创新探索。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推动构建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不断增强法学学科影响力,共同开拓法学教育研究和实践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马英娟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主题高度契合国家战略需求与上海发展定位,对上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打造符合上海“气质”和“格局”的涉外法治新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上海国际商务法律研究会在深化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培育壮大专业人才队伍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涉外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构建方面发挥特色优势,以更高站位服务上海涉外法治工作、服务国家战略。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高级顾问周汉民教授作主旨报告。他指出,从国家层面看,涉外法治建设的侧重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完善战略布局和制度供给,推进关键性、基础性立法;二是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对标国际一流水平;三是加强风险防控和安全保障,建立国际经济贸易各领域的预警机制。上海肩负着为国家试制度、探新路的责任使命,应努力成为涉外法治领域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数智高地。
与会者聚焦制度型开放和“十五五”时期上海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重点问题和瓶颈难点,展开深入讨论、分享真知灼见,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中国法治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上海国际商务法律研究会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涂龙科作会议总结。他表示,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对促进涉外法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把握制度型开放的重点方向具有参考价值,也为培育高水平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注入新动力。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海南大学 “一带一路”研究院在光明日报社和南京大学联合发布的“一带一路”领域全国最新专项排名中,综合实力名列全国第三。
其中,研究院的智库成果(P值)全国第三名,智库活动(A值)全国第一名,媒体影响力(I 值)全国第二名。
海南大学 “一带一路”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等机构一起,于2019年底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并于2022年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获评为A等级智库。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并成为海南大学及海南省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荣登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的高校智库。
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还作为中国华南地区唯一高校代表,入选“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成员单位,成员单位包括欧盟-亚洲中心、法国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关系研究所、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以及中国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院等56家中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