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法律-洛阳涉外法律服务驶入“快车道”

时间:2025-09-17 16:51:57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点击:0

翼法涉外法律服务平台:

近日,在洛阳某企业与境外某公司跨境承包合同纠纷中,洛阳仲裁委组建由仲裁专家、律师、工程领域专家构成的专项服务团队,量身设计“争议调解+仲裁”双轨争议解决机制,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这起涉外纠纷的化解,得益于洛阳市司法局积极建设与经济发展和开放水平相适应的涉外法律服务体系,使涉外法律服务驶入“快车道”。

聚合优势资源

2024年,洛阳市司法局成立全省首家涉外商事与法律服务中心,内设涉外商事调解中心和外国法查明中心等机构,开展国际国内民商事调解、外国法查明、自贸区制度创新研究、涉外法律服务研究以及高端涉外法律服务定制等专项法律服务。同时,在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高标准打造全省首个市级涉外法律服务集聚区,综合服务大厅设置服务窗口14个,提供商事调解、商事仲裁、涉外法律服务等业务“一站式”办理服务,洛阳仲裁委员会(洛阳国际商事仲裁院)、洛阳市律师协会以及律所、涉外公证等法律服务机构集中入驻。    

在优化涉外法律服务政策供给上,洛阳市政府出台《洛阳市加快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若干措施》,聚焦15项主要措施任务发力,建立商务、财政、税务等部门相互协调配合机制,推进全市涉外法律服务健康发展;出台《洛阳市以高水平法治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若干举措》,建立涉外法律服务供需对接机制和民营企业涉外法律服务诉求运转机制,构建“企业点单——中心派单——机构接单——政府督单”服务闭环;制定涉外商事与法律服务中心调解规则、调解员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聘任200名律师调解员,洛阳市司法局与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等5家法院签订合作备忘录,积极开展“商事调解+司法确认”合作。

聚力重点突破

洛阳市司法局局长党慧介绍,洛阳市律师协会、洛阳市涉外商事与法律服务中心与成都市律师协会、西北政法大学、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等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涉外商事调解、涉外法律服务、涉外律师队伍建设、外国法查明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外国法查明中心实体化运行。

洛阳辖区内的河南先为律师事务所与美国纽约2家律师事务所签订合作协议,并开通律师事务所英文网站。多家律师事务所打造涉外法律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跨境工程、贸易往来、知识产权保护等高质量法律服务。洛阳市某企业拟在某国设立分公司开拓市场,由于该企业首次在海外设点,缺乏国际知识产权布局经验,洛阳市知识产权领域律师发挥专业优势,协助企业制定商标战略、进行专利布局,并建立跨境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顺利促成境外分公司的设立,目前该公司海外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洛阳市司法局高水平建设洛阳国际商事仲裁院,成立洛阳仲裁委员会(国际)知识产权仲裁院,助力打造知识产权强市,通过推行“事前预防+事中化解+事后保障”全链条仲裁服务,助力企业“走出去”。目前,国内某企业在境外的11个建设项目合同约定由洛阳国际商事仲裁院管辖,合同标的总额27.7亿元。

培育精锐人才

洛阳市司法局以涉外公证推动对外合作,加大涉外公证人才培养力度,组织公证员参加业务培训和资格认定。目前,全市共有10家公证机构、39名公证员具有涉外公证办理资质,分别占全省涉外公证机构以及涉外公证员总数的24.4%、11.1%,2024年以来办理涉外公证1.5万余件。河洛公证处作为司法部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出台服务企业“出海”的政策措施,实现“涉外公证+附加证明书”一体联办。近日,洛阳某高端装备制造公司因国际合作急需办理涉外公证,河洛公证处迅速开通涉外绿色通道,实现公证书“当日申请、当日出具”,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在涉外律师培养上,洛阳市司法局举办涉外律师人才高级研修班,邀请专家学者围绕国际商事仲裁、海外商标专利、跨境电商等内容进行专题授课,聘请北京知名法律专家担任洛阳国际商事仲裁院名誉院长,向辖区内有涉外业务的企业讲授境外法律以及在国际业务中如何维权等专业问题。

洛阳市司法局依托河南科技大学共建国际商事、知识产权仲裁研究院,搭建涉外法治人才实训平台。洛阳仲裁委员会编制仲裁案例、多元化调解案例、司法监督审查案例3个汇编,收录近年来办理的有代表性的仲裁案例109个,为高效办理仲裁案件提供有益参考。截至目前,聘任涉外仲裁员50余人,招录引进10名法学专业高层次人才,充实仲裁人才队伍。

“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涉外法律服务大有可为。我们努力在精准化供需对接、高端化人才支撑、多元化创新服务上走在前,努力打造中部地区涉外法律服务高地。”党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