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资讯网:2021年5月25日,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带着一个高三的学生匆匆赶到罗山公证处,公证员及工作人员热情的接待了他们。公证员及工作人员通过老人的叙述后知道事情大概,老人的儿子王某某已于2012年9月12日因意外而死亡,儿子王某某遗留下一笔存于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当去银行取钱的时候,银行告知他们要办理公证才可以取钱。他们一大早就从农村坐车来到罗山公证处想办公证。经过询问工作人员得知王某某生前一直都是家里的顶梁柱,王某某的去世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王某某的配偶杨某某为精神残疾三级,在家卧床无法自理生活。王某某的两个孩子,一个儿子,如今在上高三,还有一个女儿,在上三年级,父亲去世的时候她才刚满月。老人的配偶也在2016年去世,家里四个人 ,一人A类低保户,三人B类低保户,都是没有劳动能力,一直以来都是这位老人在强撑着这个家,但是老人自己也患有长期的慢性疾病。老人一边哭一边说:"如果不是现在的政策好,我们过得多难呀。你们帮帮忙给我们把钱取出来,我孙子快上大学了,他得用钱呀。我们家是真的可怜,平时我连个馍都舍不得买。"
当公证员和工作人员听完老人的叙述后,内心都被触动了,立即向领导反映相关情况,经研究决定免去他们的公证费用,同时必须保证短时间出证。公证员及工作人员立即行动,查看老人提供的材料,在确认材料齐全后,由于存款金额为小额,所以公证处为其办理小额公证,并制作好公证书,交给老人。
老人和孩子离开公证处后,公证员和工作人员每个人心里都暖暖的,虽说这只是一个小额继承公证,在我们看来是初心使然,更是职责所在,却深深感动了老人和孩子。一直以来罗山公证处都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在政法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罗山公证处结合日常工作积极践行着为民服务理念,用贴心的服务、暖心的态度,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将"只跑一次"体现在每一次的公证服务中。
罗山公证处全体工作人员相信只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一件一件抓落实,就一定能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真心为民服务中践行服务人民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