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资讯网:“一开始我还担心要跑很多趟,等很长时间,没想到这么快就走完所有流程!”来自日本的林先生在顺利办结涉外房产继承手续后惊喜地感叹。
林先生的父亲生前曾在苏州投资经营企业,并在苏州购置了一处房产。其父去世后,遗产继承问题随之而来:林先生本人常住苏州,其父亲还有一个养子常住日本,复杂的跨国继承手续,尤其是在办理流程、所需材料以及养子继承权等诸多法律问题上的困惑,一度让林先生感到手足无措。
于是他来到苏州公证处寻求帮助,公证员为其提供了详尽的法律指导和专业支持,在公证员的协助下,涉及外国法律查明、跨国文书认证及继承公证等关键环节的全部法律手续均高效完成。最终,林先生顺利取得了新的不动产权证书。
随着跨国婚姻日益普遍和海外资产配置增多,涉外继承已成为众多家庭必须直面的现实难题。然而,其流程的高度复杂性往往令人望而生畏,涉外继承为何如此复杂?
1.法律适用冲突显著:各国继承法规定差异巨大,如何确定适用哪国法律成为首要难题;
2.跨国证据认证繁琐:传统涉外文书需经耗时长、效率低的领事认证流程,成为效率瓶颈;
3.身份与法律关系认定复杂:涉及跨国因素的收养、婚姻等民事关系效力认定标准不一。如本案中存在养父母子女关系,而中日两国对收养成立要件等规定存在差异,这类身份认定问题在涉外继承中尤为突出。
2023年3月,中国正式加入《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简称《海牙认证公约》),并于2023年11月7日在我国生效实施。这一重大举措大大简化了涉外继承流程中境外公文书的使用程序,再结合专业公证机构的协助,涉外继承完全可以更高效、顺利地完成。以下是具体操作指南:
第一步:选择公证处
根据我国公证法的规定,继承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公证,必须向该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出。
第二步:确定法律适用及法律查明
法律适用是涉外继承公证的关键问题。在涉外继承中,被继承人的遗产范围确定、婚姻关系的认定、父母子女关系认定、继承主体的资格认定、遗嘱效力的认定等核心事项,均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相关规定来确定应适用的法律,根据案情所适用的法律可能是被继承人国籍国法、经常居所地法或不动产所在地法等。
如确定适用的法律系外国法后,需要进行法律查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条为查明外国法提供了七条途径,如通过最高人民法院请求我国驻该国使领馆或者该国驻我国使领馆提供、由法律查明服务机构或者中外法律专家提供等。苏州公证处已与知名法律查明服务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能够高效、准确地获取并验证相关外国法律规定,为案件提供坚实的法律依据支撑。
第三步:准备证明材料并申请办理公证
申请办理涉外继承公证,需要提交全面、真实、合法的证明材料,主要包括证明被继承人死亡事实、继承人及与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遗产状况及权属等相关证明材料。
涉外继承虽涉及跨国法律冲突和程序壁垒,但已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中国加入《海牙认证公约》是流程简化的里程碑,而专业公证机构的全程指导则是成功的关键保障,通过选择适宜的公证处、精准确定法律适用、系统完备地准备材料,并借助公证员的法律素养与专业审查能力,复杂的跨国继承手续完全可以高效、顺畅地完成。大家如果有涉外继承业务方面的咨询或办理需求,均可联系我处公证员进一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