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资讯网:近年来,公证行业在执业过程中,会遇到个别当事人提供虚假材料或隐瞒真实情况的问题。例如为了继承更多份额的遗产,故意隐瞒其他继承人的信息;为了偷偷卖掉与妻子婚内共同购买的房屋,不惜伪造离婚证、离婚协议书等骗取公证书……
针对“背信”现象的屡禁不止,上海市杨浦公证处自2017年起就建立了内部通报平台,成立“预警信息”微信群,并列入公证处内部管理机制,不断探索解决方法。自预警平台搭建以来,各岗位不断提升识假防假能力,一旦发现弄虚作假情况,便第一时间在微信群通报相关信息,守住公证的“第一道防线”。
2017年6月1日至今,上海市杨浦公证处的公证人员共识别并发布预警信息686条,在维护公证合法性、当事人合法权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预警机制再升级
杨浦公证处结合不断深化推进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进一步推进预警平台长效机制建设。一方面,完善升级预警机制。自“智慧公证”平台上线以来,杨浦公证处依托平台对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由专人对预警平台发布的风险较高的预警信息进行审核,及时上报至“智慧公证”的失信记录管理中,在全市范围内予以警示,防止背信者“流窜作案”。目前,杨浦公证处共上传189条预警信息至“智慧公证”平台,其中106条经上海市公证协会审核后予以全市通报。另一方面,健全相应制度建设。杨浦公证处将预警平台管理纳入公证处日常管理体制之中,立足公证工作实际,通过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充分讨论后,制定发布《杨浦公证处关于进一步规范预警信息采集及管理的实施意见》,首次从制度层面对预警信息的采集、审核、上报等要求作出规定,确保公证预警机制高效运作,强化公证执业风险管理。
及时发现风险问题
2020年5月,赵某来杨浦公证处申办继承其父亲在上海的遗产,并提供了一份由外地某公证处出具的继承公证书。公证员陈峥为其提供咨询过程中,经查询预警平台发现,赵某数月前已到处咨询过,当时称被继承人的父亲有多个配偶,且有配偶在被继承人之后死亡的情况。但是,赵某并未反映这些情况,且外地某公证处出具的继承公证书也未体现。
这引起了陈峥的高度警觉。陈峥先与外地某公证处联系核实公证书的真实性,待初步确认公证书真实后,再次询问赵某等人关于继承的相关情况。在公证员晓之以理、明之以法之下,赵某等人如实反映了被继承人的父亲确实存在3个配偶,且表示在外地办理公证时也刻意隐瞒了这些情况。综合上述情况,陈峥在受理后再次与外地某公证处作了进一步核实,同时将案件上报。随后,陈峥多方联系,找到了被继承人父母辈曾生活的外地某村委会,会同助理亲至当地实地走访,找到了解情况的村民和被继承人两任配偶的子女,并制作了谈话笔录,确认了被继承人和除其生母以外的、其父亲的其他配偶之间均不形成扶养关系,出具了相应公证书,最终解决了此案。
让隐瞒无所遁形
申请人王某及其父亲王某某申办继承其母亲朱某某的遗产,公证员包容接待了他们。通过交谈,包容察觉到王某某的说话表达较为异常,多次询问下,王某表示其父亲王某某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包容向申请人解释说明了若公证当事人存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无民事行为能力情形,需至相关法院办理指定监护。为预防风险,她将申请人的情况上报至了“预警信息”平台。然而数日后,王某又来到杨浦公证处申办继承公证并隐瞒其父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事实,因包容之前及时上报了信息,所以当日承办公证员在接待过程中便发现了王某隐瞒的情形,再次告知其应至有关法院办理指定监护,并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近日,王某已为其父亲办理指定监护。
预警机制的不断健全,在防范公证执业风险、促进公证执业规范等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下一步,杨浦公证处将持续推进预警机制长效建设,督促公证人员树立底线思维,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分析、查找、识别、消除公证过程中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努力推动公证与有关部门的数据联通、信息共享,不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及引导,共同消除不诚信,进一步提升公证行业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