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资讯网:
——0426·世界知识产权日——
企业知产维权 公证能够做什么?
2023年4月26日是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这是对知识产权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对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近年来,苏州公证处在提升人民群众知识产权意识、维护群众和企业合法权益方面不断发力,坚持用专业、高效的公证服务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让知识产权有效赋能公证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
此前,我处参与的一件知识产权保护类案例入选了2021年度中国法院五十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值此知识产权宣传周,我们一起来看看该典型案例中,公证在助力企业知产维权过程中发挥了什么效用。
甲公司是一家知名地板品牌的生产销售商,在运营过程中,甲公司发现乙公司生产销售行为涉嫌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对乙公司侵权事实等相关证据进行固定,甲公司向苏州公证处求助,申请办理保全证据公证。
我处公证员对甲公司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后,受理了该公司的申请。在详细了解甲公司的取证需求后,公证员意识到本次保全证据公证中购买的商品、提货方式、封存方式、侵权规模的取证方式等均有一定的特殊性。为此,公证员高度重视,认真细致查看甲公司的保全方案,并从保全措施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经与公司代理人多次沟通,保全方案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最终,公证员对商品的购买、提货、送货、封存等整个过程进行了保全证据公证,并根据申请人的要求在第一时间出具了公证书。凭借公证书这一重要证据,甲公司顺利赢得了诉讼,有效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这个案例中,保全证据公证成为企业维权的“一把利器”,它能够及时、有效为当事人固定证据,在打击知识产权侵权、维护知识产权人合法权益、提高司法效率和质量、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苏州公证处开发了一款移动公证服务平台——“苏州存”微信小程序,为权利人提供“存、查、取、证”一体化服务。该平台能够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用户上传的数据文件实时加密并储存,形成不可篡改的电子证据,帮助权利人有效防范因证据灭失带来的维权困扰。经权利人申请,公证员可以调取存储在“苏州存”小程序上的电子数据,客观固定相关事实并出具保全证据公证书,帮助权利人完善证据链条,降低权利人维权成本。
“苏州存”小程序目前有拍照取证、录像取证、录音取证、文件存证、多方会议、签约存证、视频签约等多个模块,不仅可应用于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保护,也可应用于一般民事侵权、商事纠纷、行政执法等业务场景,真正实现“随时随地,随取随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