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资讯网:
吴中公证处紧扣江苏司法行政十项惠民实事要求,积极适应“互联网+”新形势,为群众办理公证业务开辟“绿色通道”,努力打通公证服务“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群众在公证服务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推行“一扇门,办所有事”
目前吴中公证处办理继承、拆迁安置房业务数据已超2万余件,日均业务量为20人次左右。改变原本所需证据材料需从其他相关部门调取的方式,整合利用部门资源,加强信息流通、数据共享,建立内部交流渠道,推行“一窗受理、分类流转、统一出件”服务模式,避免当事人重复提供证明资料,免去来回奔波之苦。新增不动产登记查询一体机,推出“公证+不动产登记”一站式服务,提高公证效率,实现100%办结率,零投诉和零超时。
如前来办理房产继承公证的梁某系城南街道的拆迁安置户,但其父母亲均过世,缺失了部分家庭关系材料。公证处工作人员运用大数据,发现其女婿王某前两年也在公证处办理过公证,随即从档案中调取出女婿家中涉及梁某家的家庭关系情况的证明,大大节约了办理公证的时效,帮助梁某顺利办成公证。
专设一支“公证明白人”队伍
推动公证服务向城乡社区延伸,在木渎镇、甪直镇、东山镇、金庭镇、光福镇加快推进远程公证服务,构建覆盖基层的“半小时公证服务圈”。在吴中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投放“公共法律服务一体机”,配套设立一支由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各司法所人员组成的“公证明白人”队伍,并每周安排公证员进驻中心进行轮班,指导群众使用“智慧公证”模块公证查询、自助办理、视频公证等功能,特别是针对农民工、老年人等群体,进行“一对一”悉心解答。组织公证进街镇、进村区法律咨询服务,特设咨询办公室,开展法律讲座、公益普法宣传,提供专业化、菜单式、多样化公证法律服务。
开展“减免法律服务费用”行动
坚持便民、利民、惠民,推动政府购买公证法律服务新模式,加强与不动产中心、自规局、税务局以及相关产业园区、街道办的对接,实现不动产继承公证事项全部由政府购买服务。针对社会困难群体、特殊案件当事人、因疫情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并减免公证费用机制。如申请办理公证的钱某,其自身身体状况不好,多次前往上海开刀手术,父母亲也在近几年相继过世,家中只有残疾的爷爷,公证员考虑到该家庭无经济来源且均没有劳动能力,特申请免去其继承的公证费。推动建立为老、残、病、弱等当事人服务的绿色通道,提供上门公证、协助搜集材料等暖心服务,切实减轻群众和企业负担。去年全年公证处办证13869件,其中办理公益、民生类公证1562余件、小额收费公证6645余件,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减免公证费达五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