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资讯网:
青浦区徐泾镇人民调解委员会
近年来,徐泾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调解为民的工作理念,聚焦党委政府“要事”、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大事”、社会矛盾纠纷“难事”,坚持传承发展“枫桥经验”,主动延伸调解工作触角,积极化解国家会展中心内各类矛盾纠纷,全力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为建设平安徐泾、保障进口博览会顺利召开贡献了司法力量,得到了党委政府的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一、加强调解组织建设,强化工作队伍建设
徐泾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始终致力于在矛盾多发、易发领域内建立健全调解组织网络,为真正做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人民调解”,结合徐泾镇先后成立3个公安派出所的实际,镇调委会主动跨前,积极对接,落实办公场所和人员,第一时间成立了3个驻派出所人民调解工作室,并选聘6名调解能力强、文化政策水平高、经验丰富的调解员常驻3个工作室。
同时,镇调委会还不断健全和创新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日常业务培训,通过集中办班、以会代训、以老带新多种形式开展专职调解员培训,通过建立人民调解员驻法庭轮训机制,不断提高调解员依法办事能力和化解矛盾纠纷能力。当前,徐泾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共有调解员10名,均为大学学历,平均年龄35岁,2017年至今,这支年轻的专业调解队伍共成功调处各类民事纠纷2879件,开展协议书确认431件。
二、延伸调解工作触角,拓展调解工作领域
徐泾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探索和完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加强与国展中心西虹桥法庭、徐泾镇劳动监察、镇信访办等部门的联动联调,建立衔接配合机制,通过整合资源进行优势互补,形成工作合力,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共同参与”的“大调解”工作格局。
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间,调委会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主动联系A5(嘉金高速)以东西虹桥地区内企业,排查矛盾纠纷,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在排查中发现某电子有限公司因厂房土地被征收准备迁址江苏某地,公司方拟与全体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与愿意前往江苏厂区工作的员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但公司与员工不能达成一致经济补偿方案,双方发生群体性劳动争议纠纷,有少数员工言辞激烈,情绪激动。为依法保障公司、员工双方的合法权益,镇调委会及时介入,联合镇劳动保障等职能部门共同调查具体情况,详细了解公司与员工双方的诉求,通过对双方进行劳动法律法规的政策解释宣传和多次沟通协调,最终确定了解除劳动关系的补偿方案和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的速签方案,获得了双方的一致认可。
疫情期间,调委会始终密切关注着该企业和员工们的情况,随着疫情逐步好转,调委会开展多方联系协调,经过充分准备在3-5月期间先后6次两地奔波(上海厂区和江苏厂区)组织1249名员工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书,并督促企业及时履行协议书,使此类易激化的群体性矛盾得到了及时有效地化解。
三、护航国家会展中心,全力服务进口博览会
镇调委会全力做好进口博览会展览及延展期间国家会展中心区域及周边各类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工作,派驻3名调解员常驻国展中心工作室和联合调解中心,在进博会期间加派4名调解员进驻进博会法律服务工作点,为维护进博会期间场馆及周边正常秩序作出积极贡献。在前三届进博会期间,共参与化解纠纷达86起。
2019年11月8日第二届进口博览会期间,一男一女情绪激动地来到了镇调委会驻国展派出所调解工作室,调解员热情接待了他们,并耐心倾听事情原由,得知两人是8号馆内相邻展位的参展商,一方展位在布展卸货时不小心压损了相邻展位物品,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现受损方要求对方赔付,双方对赔付金额和时间不能达成一致,因此前来调解室寻求帮助。调解员在了解了前因后果后,首先要求双方控制情绪,冷静思考和协商,对双方开展了面对面调解,经过反复讲道理摆事实最终了统一了双方意见,现场进行了协议书签订和履行,使该纠纷第一时间得到圆满化解。
多年来,徐泾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勇于担当、认真履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基础性作用,积极推进多途径、多渠道、多措施定分止争,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卓有成效地维护了辖区内的社会和谐稳定。2008年10月,徐泾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被上海市司法局授予2005-2007年度“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2016年被评为上海市司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2016年镇调委会一名调解员获得全国模范调解员荣誉称号,2020年获得全面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