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以案说法」司法部发布法律援助惠民生典型案例

时间:2021-04-22 10:58:38  来源:  点击:0

司法培训资讯网:

案情

万某是在某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担任驾驶员的外来务工人员。2018年9月,万某上班期间在公司驻站加油站加油时,发现车辆底部漏油,在清理完漏油部分起身时不慎摔倒,致使其受伤。经医院诊治,万某被确诊为脑损伤引发脑出血,被认定为工伤,劳动能力鉴定为八级伤残,属于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万某就伤残补助金等赔偿问题多次找公司协商未果,于2020年5月13日来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东胜区法律援助中心审核万某提交的材料后,认为其符合法律援助条件,指派律师刘艳办理该案。

法律援助承办律师接受指派后,向万某了解案件详细情况。为早日解决赔偿事宜,律师主动与公司相关负责人联系并进行多次协商,指出除工伤保险赔偿金外,公司依照法律规定还应支付其一次性用餐补助金差额,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工伤保险未报销的医疗费用,治疗期间的误工费、护理费、伙食费、交通费及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等,希望公司能够从人性化的角度和依法办事的原则出发,不要逃避责任,给予万某应得的赔偿。至此,双方态度有所缓解,但仍因赔偿数额差距较大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律师认为仅靠调解方式不易解决纠纷,建议万某申请劳动仲裁。

结果

在承办律师的帮助下,万某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出了申请。劳动仲裁委受理案件后,公司开始主动寻求调解。最终,在法律援助承办律师和仲裁员共同努力下,顺利化解了纠纷,以公司给付万某赔偿金16万元达成和解协议,由劳动仲裁委出具调解书结案。

案件点评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农民工请求工伤赔偿纠纷。本案法律援助承办律师通过运用调解、劳动仲裁方式,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就近化解,降低了当事人的维权成本,促使受援人获得足额赔偿金,有效维护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

栏目列表

相关内容

-一带一路-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发布8项重要成果

-涉外法律-行业发布|《一站式涉外法律服务纠纷解决涉及的国际国内规则清单》

-涉外法律-南沙建「港澳律师执业孵化站」 协同港澳培育涉外法治人才

-公证-蚌埠市众信公证处:公证服务进社区 精准解难惠民生

-一带一路-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食品检测能力验证计划发布

-一带一路-商务部发布会畅聊共识

-涉外法律-省律协发布《企业涉外法律风险防范指引》

-公证-减免费用+全程协助:武穴公证法律援助为弱势群体撑起“法治保护伞”

-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跨境信用合作交流会在上合示范区举行,发布《信用上合蓝皮书》

-一带一路-首届全球企业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峰会向全球发布中印尼人才培养合作项目

热点内容

-公证-合作制公证机构应定性为非法人组织...

-公证-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在职工去世...

-公证-银行保管箱遗物,如何继承?

-公证-《底线》闺蜜男友杀人案:社会、公...

-司法鉴定-法定“四大类”鉴定之外还能不...

-公证-@港澳台同胞,你要的无犯罪记录公...

-公证-“抖音”遭遇诽谤,保全证据公证来...

-公证-今年起,夫妻对这类房产约定,必须...

-公证-支付宝、微信账户余额如何办理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