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争议解决将走向何方——2020中国仲裁高峰论坛给出方案

时间:2020-09-30 14:00:15  来源:  点击:0

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鹅盘旋之下,国际仲裁界的年度最大盛会——中国仲裁高峰论坛依旧如期而至,在9月差不多最后一周的时间,2020中国仲裁高峰论坛作为中国仲裁周的核心活动登场。

与往年所不同的是,这是一场线上与线下同时进行的会议。主会场依旧设在中国北京,首次通过线上直播平台面向全球受众播放。来自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仲裁机构代表、仲裁员、法官、学者、律师、工商界人士等超过140万人通过全球直播平台观看了论坛盛况。

无论是从会议的上述举办方式,还是从会议的主题“疫情下争议解决的革新与发展”来看,疫情都让今年的仲裁高峰论坛打上了特殊的烙印。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疫情蔓延的新形势,国际争端解决面临新的变革和挑战,国际仲裁界应凝心聚力,加强国际交流,深化务实合作,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2020仲裁高峰论坛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联合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共同主办。

贸仲受案逆势增长

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正如中国贸促会会长高燕在致辞中指出的那样:本届中国仲裁高峰论坛聚集国际仲裁法律界顶级专家,围绕“疫情下争议解决的革新与发展”这一主题,共同研讨“国际争端解决的新形势、新挑战”“‘一带一路’国际仲裁合作与疫情应对”以及“线上开庭仲裁实践的创新发展”等国际仲裁热点问题,“体现了国际仲裁界应对疫情加强交流的共同愿望,传递了国际仲裁界凝聚合力共谋发展的美好愿景,对推动国际仲裁发展、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将起到积极作用”。

我们需要正视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是21世纪最为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导致需求下滑、供给收缩、失业上升、预期下降,全球经济陷入战后最严重衰退,经济恶化程度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

根据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9月16日发布的《经济展望中期报告》,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产出比2019年底降低10%以上,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缩水4.5%,而2008年全球经济未出现负增长。根据世贸组织统计,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货物出口和进口同比下跌约6.2%和5.3%,预计2020年全球货物贸易额将下跌13%至32%,可能高于2009年22.6%的下降幅度。

但危中有机。在当前疫情蔓延给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的新形势下,贸易和投资争端加剧。仲裁作为化解国际贸易投资争端的重要方式,凭借着其具有的公正高效、快捷便利、程序灵活、保密性强等争议解决方面的独特优势,成为我国商事当事人首选争议解决途径之一。

“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挑战,依法妥善化解涉外商事争议,提升仲裁服务能力,提高仲裁公信力,是仲裁界面临的重大课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万明说。

中国仲裁机构如何化危为机?作为中国最老牌的、受理涉外案件最多的仲裁机构,贸仲给出了正确示范。据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介绍,贸仲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所受理的涉外案件数量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呈现显著增加的态势。即便是与国际其他知名仲裁机构相比,贸仲的案件受理量也是更胜一筹。

截至今年8月31日,贸仲年度受理案件2235件,同比增长6.78%,涉外案件年增长16.6%,案件当事人涉及66个国家和地区。

四大举措化危为机

贸仲应对疫情的举措都有哪些?王承杰分享了四个方面的作法:首先,为推动仲裁程序高效运行,以应对疫情给仲裁程序和仲裁当事人所带来的巨大影响,贸仲首先通过2019年所研发的网络立案系统,及时发布通知,建议当事人选择通过网络立案,并通过平台所提供的时事咨询、身份识别、线上提交材料等功能,以解决疫情中的立案难题。

其次,率先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积极稳妥推进仲裁程序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通过综合运用在线立案电子送达,书面审理、在线疫情庭审、在线调解等多种程序措施,以为当事人如何高效进行仲裁程序提出具体建议。

再次,通过《指引》明确,在线开庭时,要综合考虑双方当事人的权利,给予当事人陈述和变更的机会;发布《视频庭审规则》,有效解决线上评审的程序和技术问题。

最后,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展开多元化庭审模式,以满足不同类型的案件需求。

当然,能成功应对疫情,在贸仲也非一日之功。贸仲自身所积累起来的独特优势已经在此前打下坚实基础。“贸仲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仲裁争议解决机构,60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国际仲裁的发展,推动中国加入《纽约公约》,参与联合国贸法会国际仲裁、商事调解等重要工作,积极开展国际仲裁交流,已与70多个仲裁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独立公正地审理了国内外仲裁案件4万余件,案件当事人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仲裁裁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执行。2019年度受案数量达3333件,标的额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受理案件数量、标的额、当事人国别数均位居国际知名仲裁机构前列,其中受案标的额约占全国253家仲裁机构总量的七分之一,贸仲的仲裁服务赢得了中外当事人的普遍认可,成为世界知名国际仲裁机构之一。”高燕说。

营造友好法治环境

小环境之外,大环境更是创造出中国仲裁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契机。

高燕指出,当前,中国正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要求,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推进全面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中,中国十分重视法治建设和国际法治领域的合作,努力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法治、经贸规则秩序。中国仲裁机构在服务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中,奋发有为,开拓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所关注和认可。与此同时,中国不断推出商事仲裁争议解决的对外开放新举措,允许境外知名仲裁机构及争议解决机构经有关部门登记备案后,在中国内地特定区域设立业务机构并就国际商事、海事投资领域发生的民商事争议开展仲裁业务。人民法院加大支持和监督仲裁力度,积极营造仲裁友好型的司法监督环境。

杨万明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始终高度重视仲裁工作,坚持支持仲裁发展的立场,特别是近年来密集发布了关于仲裁司法审查案件归口办理、报核问题、审理程序和法律适用、办理仲裁裁决执行案件等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促进司法审查尺度的统一。最高人民法院还加强对地方法院仲裁司法审查工作的指导,每年对仲裁司法审查报核案件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及时发现地方法院在认定仲裁协议无效、不予执行或者撤销仲裁裁决案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时予以指导。

各级人民法院秉持支持与监督并重的理念,尽可能对仲裁协议效力作有效解释,充分尊重当事人的仲裁意愿;对撤销和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情形严格把关,在强调司法对仲裁依法监督的基础上保障仲裁公正;严格执行《纽约公约》,切实履行公约义务,依法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这些作法有力保障和促进了仲裁公信力的提升。

杨万明透露,下一步,最高法院将结合民法典司法解释清理工作,对相关仲裁法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通过清理和修改工作,建立更加系统完备的仲裁司法审查制度体系,进一步营造仲裁友好型的法治环境”。

深化合作共创未来

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自身能力,是中国仲裁机构在后疫情时代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据了解,今年在世界银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等国际机构共同倡议下,13家国际主要仲裁机构联合发起《国际仲裁与新冠疫情》倡议,彰显了国际仲裁界的远见卓识和责任担当。中国贸仲也应邀成为共同倡议方。“我们将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和国际仲裁界发挥作用,为世界经济稳定持续发展作出积极的努力。”高燕说。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卢鹏起也表示,在疫情全球蔓延的严峻形势下,国际争端解决面临着变革和挑战。希望全球仲裁法律界戮力同心,精诚合作,不断推动国际仲裁发展,为不稳定的世界经济增添稳定的力量,为全球治理作出积极的贡献。

杨万明指出,各仲裁机构应当结合新形势加深交流、互相借鉴,发挥仲裁解决争议的制度性优势,共同为人类应对疫情和恢复经济贡献力量。

王承杰表示,愿与国内外仲裁界一道,积极推进国际仲裁,深化合作,将合作愿景转化为切实行动,共同创造国际仲裁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

据了解,去年,贸仲就与40余家中外仲裁机构共同发起《“一带一路”仲裁机构北京联合宣言》,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宗旨,搭建新型法治合作平台,提升国际仲裁解决“一带一路”商事争议的功能作用,创新最佳实践,促进国际仲裁发展。贸仲将继续坚持《北京联合宣言》的合作理念,细化合作措施,深化合作成果,努力形成更加包容、更为务实、积极有效的交流合作平台,凝聚智慧力量,促进共同发展,努力开创互利共赢的崭新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联合国贸法会、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和国际商事仲裁理事会三大国际组织负责人首次共同出席中国高峰论坛,反映了国际组织对中国仲裁有效应对疫情推动行业创新的高度关注,表达了国际社会抗击全球疫情积极寻求有效措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体现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切实履行职责、主动发挥协调作用、促进国际抗疫合作所付出的积极努力,这将有助于全球仲裁法律界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创新有效举措和最佳实践,应对国际仲裁面临的危机和挑战。

在加强与国际仲裁界合作的同时,中国仲裁业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商务部部长助理李成钢认为,中国的商事仲裁制度应始终坚持公平、正义、高效的价值取向,商事仲裁服务应始终秉持以当事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以持续提高公信力塑造中国仲裁的核心竞争力,为有效维护交易安全与稳定,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的顺利开展作出积极贡献。

这次疫情让人们看到了互联网技术应用为国际仲裁创新发展赋予了新的动能。高燕提出,要加强互联网仲裁理论性、制度性、安全性研究,不断满足不同法域仲裁程序的合法性合规性,提升仲裁数字化、智能化,推动国际仲裁高效率、低成本,互鉴各国比较优势,发挥联合国国际公约的统一性作用,促进国际仲裁融合发展,保障国际仲裁公平公正,努力构建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全球治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