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咨询网:民生所盼,就是司法工作航向标。为发挥能动司法作用,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力度,1月25日,省法院民四庭、执行局协调指导处成立临时工作组,赴吉林市高新区法院就再审申请人王某某与被申请人某汽车公司劳动争议一案后续执行问题深入开展工作,为劳动者顺利维权保驾护航。
本案再审申请人王某某原在某工贸公司任职,2002年王某某在工作期间,被本厂开除职工报复,致头部二处受伤,被评定为六级伤残。后因企业被撤销建制、吊销营业执照,王某某起诉某公司要求其支付伤残津贴。原审判决未充分保护王某某的合法权益,再审时,承办法官常文敏经过反复阅卷,认真倾听双方当事人诉辩主张,全面分析证据情况,并查阅吉林市地区2006年至2020年期间每年度在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综合全案事实最终判决某工贸公司的上级单位某汽车公司支付王某某各种费用32万余元,充分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办案过程中,了解到王某某因工致残后,维权艰难、家庭生活困难。为妥善解决劳动者胜诉后的权益兑现问题,工作组到吉林高新法院对本案执行工作进行专项交办,实行院长包保责任制,开辟绿色通道,采取协查措施,及时受理执行立案申请。同时,工作组和吉林高新法院共同约谈了企业相关负责人,充分阐明省法院对于劳动争议等涉重点民生领域案件高度重视,要求企业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提高站位,发挥表率作用,确保劳动者的民生之本及时实现。经过充分释法明理,第二天企业就主动履行了义务,将款项交予执行法院。对于王某某的社保问题,虽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案件范围,工作组考虑到其马上面临退休,希望企业能够为王某某进一步解决社保问题,以保证其正常生计。次日,工作组又实地走访王某某所在的正大社区,经过了解,王某某家中尚有80多岁的老母亲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其受伤后家里仅靠其妻子一人打工维持生计。工作组向王某某家属转达了省法院的关注,并告知其案件后续应采取的相关措施。王某某的母亲握着常文敏副庭长的手落下激动地泪水,频频表示感谢。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直以来,省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度重视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涉及民生的问题,稳扎稳打,务求实效,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件案件,着力彻底化解民生矛盾纠纷,在审判执行的每一个细节中,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温度和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