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资讯网:最高检工作报告重点案例(一)
1. 南医大女生被害案
1992年3月22日,被告人麻继钢在南京医学院(现为南京医科大学)将女学生林某强奸杀害。2020年2月23日,公安机关侦破该案并抓获麻继钢。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及时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因从案发至麻继钢被抓获归案近28年,已过20年追诉期限,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将此案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认为,麻继钢的行为涉嫌故意杀人罪、强奸罪,法定最高刑为死刑,虽然经过20年,但其犯罪性质、情节和后果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依然存在,不追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或者产生其他严重后果,依法决定核准追诉。2020年7月6日,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对该案提起公诉。2020年10月14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强奸罪数罪并罚,判处麻继钢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未写入附件:2021年1月14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联璧金融”涉嫌集资诈骗案
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顾某、侬某通过实际控制的上海联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购买某网络路由器等电子产品可获全额返现的“0元购”活动为诱饵,吸引社会公众注册成为“联璧金融”APP的会员。随后,顾某等人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设计虚假资产包或定向投资项目等各类承诺高额利息的空头理财产品,在“联璧金融”APP中售卖骗取投资款,所得资金主要用于借新还旧、公司运营及被顾国平等人占用挥霍等。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联璧金融”平台在已无法兑付集资参与人本息的情况下,顾某通过实际控制的四川成都华夏万家金融服务外包公司,以相同手法继续实施集资诈骗犯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019年10月,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对“联璧金融”集资诈骗案提起公诉;2020年9月,该院补充起诉顾某等人在华夏万家平台的集资诈骗犯罪事实。2021年2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本案,目前法院正在审理中。
3.“通金所”涉嫌非法吸收
公众存款案
杨某等人利用通金所、融许众拓、金泰及其下属的分公司,向社会公开宣传理财项目,承诺一定比例收益,非法募集资金。北京检察机关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杨某等人提起公诉,目前正在法院审理中。
4.“卓达系”涉嫌非法吸收
公众存款案
卓达房地产、卓达控股、卓达新材料等公司向社会公开宣传,通过商铺返租、合作建房、养老旅居等9类集资模式,承诺保本付息,非法募集资金。河北检察机关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卓达系”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杨某等提起公诉,目前正在法院审理中。
5.“张玉环故意杀人案”
1993年10月24日,江西省进贤县凰岭乡张家村的张某甲(殁年6岁)、张某乙(殁年4岁)失踪。10月25日,两人尸体在村附近的下马塘水库中被发现。警方经过侦查,确定两被害人均是他杀致死,并锁定同村张玉环有重大作案嫌疑,后张玉环被逮捕、起诉。
1995年1月,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张玉环故意杀害两名儿童,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张玉环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张玉环上诉,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2001年10月,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经重新审理,仍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张玉环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张玉环再次上诉,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张玉环提出申诉。2019年3月,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决定再审。江西省人民检察院对该案进行全面复核,提审原审被告人、对技术性证据进行审查、赴案发地调查取证、前往监狱了解张玉环服刑情况,并听取被害人意见。经审查认为张玉环构成故意杀人罪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2020年7月9日,江西省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建议改判无罪。8月4日,张玉环故意杀人再审案在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第二次公开开庭。检察机关秉承“疑罪从无”原则,坚守防冤纠错底线,做好再审案件办理工作,彰显法律监督职能。
6.“吴春红投毒案”
2004年11月,河南省民权县人和镇周岗村村民王某甲、王某乙在家吃饭后中毒,王某甲经抢救无效死亡。公安机关经侦查,认定同村村民吴春红涉嫌故意杀人犯罪。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后,2005年6月,河南省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吴春红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吴春红提出上诉,此后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三次将该案发回重审。2008年10月,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第四次审理后,认定吴春红构成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09年7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吴春红及其家属一直申诉。2018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指令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全面审阅案卷、复核补充证据、集体讨论研究后,认为该案事实不清、证据不足。2019年10月,再审开庭审理时,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建议依法改判吴春红无罪。2020年2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该案没有达到证据确实、充分的法定证明标准,采纳检察机关的意见,依法改判吴春红无罪。
7.“韩显辉故意杀人案”
1998年8月辽宁省铁岭市一女子被害。韩显辉因故意杀人罪于1998年8月17日被刑事拘留,同年9月2日被逮捕。1998年12月22日,铁岭市检察院以韩显辉犯故意杀人罪向铁岭中院提起公诉。2002年8月8日,铁岭中院作出(1999)铁中刑初字第11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韩显辉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宣判后,韩显辉提出上诉。2003年1月3日,辽宁高院作出(2002)辽刑一终字第339号刑事附带民事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同年5月14日,铁岭中院作出(2003)铁刑一重字第1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韩显辉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宣判后,韩显辉提出上诉。同年8月27日,辽宁高院作出(2003)辽刑一终字第349号刑事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同年10月29日,铁岭中院作出(2003)铁刑一终字第3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韩显辉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韩显辉仍不服,提出上诉。同年12月16日,辽宁高院作出(2003)辽刑一终字第622号刑事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上述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后,韩显辉先后向辽宁高院、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申诉。最高人民法院于2006年11月2日作出(2005)刑监字第99-1号指令再审决定书,指令辽宁高院再审。2008年9月1日,辽宁高院作出(2007)辽审刑终再字第1号刑事裁定,维持(2003)辽刑一终字第622号刑事裁定。
2014年12月,韩显辉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全程指导,辽宁省人民检察院审查认为,结合依法调取到的新证据,原审裁判定罪量刑证据不确实、不充分,并向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2020年3月,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决定再审。该案开庭审理时,省检察院派员出庭发表意见,建议依法改判无罪,得到采纳。
8.孙小果、郭文思
违规减刑案,
巴图孟和“纸面服刑”案
孙小果于1995年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但因违法保外就医未被收监执行。1997年,孙小果在保外就医期间又多次犯罪(以下称为“原案”),1998年2月被一审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其后,经二审违法改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再审违法改判有期徒刑二十年,又经过七次减刑,于2010年刑满释放。孙小果出狱后不知悔改,网罗刑满释放人员、社会闲散人员,逐步形成以其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2013至2018年期间,该组织先后实施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活动14起。2018年7月30日,孙小果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昆明市公安局官渡分局立案侦查并取保候审(以下称为“新案”)。2019年7月,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决定对孙小果“原案”启动再审,经审理维持1998年一审判决对孙小果的定罪量刑,与新犯罪行所判刑罚合并,决定执行死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2020年2月20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孙小果被执行死刑。孙小果“原案”二审、再审改判、违规减刑,以及“新案”立案侦查、取保候审都存在徇私舞弊等违法犯罪问题,其中五次违规减刑存在时间间隔不够、被法院裁定减刑但事前并未在提请减刑名单之列、重复使用“劳动积极分子”评分结果、重大立功材料造假等问题。涉及孙小果案件的19名公职人员和重要关系人(其中政法干警15人)分别以徇私枉法罪、徇私舞弊减刑罪、行贿罪、受贿罪等获刑二十年至二年不等有期徒刑。
郭文思于2005年2月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后经九次减刑。其中,第一次由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19年,第二次至第九次共减去有期徒刑6年11个月,于2019年7月刑满释放。2020年3月15日,郭文思因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刑事拘留,3月28日被批准逮捕。2020年12月3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撤销该九次减刑,恢复原判刑罚执行。2021年1月29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郭文思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与其前罪恢复执行的刑罚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经调查,郭文思先后在北京市多个监狱服刑,其父以直接或通过他人请托政法机关相关工作人员,并给予款物的方式,谋求快速减刑。涉及该案的9名公职人员因涉嫌受贿罪、徇私舞弊减刑罪于2021年1月被一审判处七年六个月至一年六个月不等有期徒刑。
巴图孟和1993年6月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在内蒙古陈巴尔虎旗看守所待交付监狱执行刑罚期间,其家属违法为其办理了保外就医手续。之后,旗看守所、巴图孟和住所地派出所均未履行相关职责,导致该犯长期脱管漏管。2007年5月,巴图孟和持刑事判决书到旗看守所要求开具刑满释放证明,看守所相关人员未查验保外就医档案资料、未履行审批手续,为其开具了刑满释放证明。刑满释放后,呼伦贝尔市检察机关根据举报又查办了巴图孟和贪污案。2017年4月,巴图孟和被依法收押。2018年6月,陈巴尔虎旗人民法院以贪污罪判处巴图孟和有期徒刑三年,与原判故意杀人罪剩余刑期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五年。2020年9月,以“纸面服刑”为关键词的巴图孟和案被社会持续关注。纪委监委和检察机关已对84名公职人员和重要关系人进行了追责问责。
以上三案检察监督流于形式,共有29名检察人员被追责。
9.网络餐饮平台强制“二选一”
不正当竞争公益诉讼案
一、基本案情
2020年初,贵州省黔西县某甲网络餐饮平台代理商要求黔西县多家网络餐饮经营者只能接受其一家提供的平台服务。如果餐饮经营者坚持在某乙或其他网络餐饮平台经营,某甲网络餐饮平台将对其做下线处理,或提高服务费收取标准、下调星级指数、通过技术手段限制交易,强制商家在某甲和某乙之间进行“二选一”,以此方式排挤竞争对手。
二、检察履职过程
2020年4月,贵州省黔西县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黔西县院)经群众举报获悉该案线索后,依法立案进行调查核实。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本案中的“二选一”行为既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也损害了网络餐饮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2020年5月28日,黔西县院向黔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该局对黔西县某甲网络餐饮平台代理商涉嫌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查证后依法处理,对辖区内网络餐饮平台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开展全面排查整治。
黔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收到检察建议后,随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成立专项执法调查组展开调查。2020年6月12日,对某甲网络餐饮平台代理商开展行政约谈,送达行政告诫书,要求其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尽快自行整改,并督促某甲、某乙等网络餐饮平台代理商共同签订了《关于促进黔西县网络餐饮服务经营健康有序发展的联合声明》。
2020年6月底,黔西县院开展跟进监督,对涉案平台企业及部分商户和消费者进行回访,并调查了解平台商户上线情况,确认某甲网络餐饮平台代理商已经取消“二选一”相关不合理限制,某乙网络餐饮平台的上线商户量上升至与某甲商户量持平,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为巩固治理成效,黔西县院联合黔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辖区内网络餐饮平台企业开展守法合规培训。检察官通过以案释法,阐述了不正当竞争等破坏市场秩序行为造成的不利后果及面临的法律责任,倡导企业在合法经营情况下,创新活力、良性竞争,以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广大商户和消费者的信赖,实现多赢共赢。
三、典型意义
(一)依法监督纠正网络平台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互联网+餐饮服务”新业态的诞生,既促进了餐饮业的新发展,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便利。特别在疫情期间,网络餐饮平台无接触式服务的优势更加凸显。但部分平台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技术等手段强制经营者“二选一”,损害经营者和消费者等多方主体合法权益。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针对网络餐饮平台“二选一”不正当竞争行为,通过行政公益诉讼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加强监管,促进公平公正市场秩序的维护,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二)积极稳妥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规范互联网空间经济秩序。检察机关对互联网平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开展公益诉讼监督,是切实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要求,以法治思维推动互联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目前,已有18个省级人大常委会授权检察机关在互联网领域探索公益诉讼实践。检察机关作为公共利益代表,要充分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通过诉前检察建议、支持起诉、提起公益诉讼等方式,推动行政机关加强行政监管、严格执法,督促平台履行治理责任、崇法守法、合规经营,保障互联网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三)落实互联网平台社会责任,推动公平竞争。互联网平台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遵循公平竞争的市场法则,强化内部合规管理,不能凭借市场规模、技术、数据、资本等优势,限制和排斥竞争,损害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市场经营者和消费者发现存在不正当竞争或者垄断行为时,要积极向相关行政执法机关举报、投诉,向检察机关反映情况,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维护正常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