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资讯网:
为贯彻落实苏州市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今天(8月8日)上午,苏州市公证行业高质量发展推介大会举办,面向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相关企业代表推介苏州公证特色产品和成功经验,进一步推动苏州市公证领域创新发展走在前列。苏州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侃致辞,苏州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州市公证协会会长杨军卫作全市公证工作情况介绍。
近年来,苏州市公证行业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积极深化“网链融合”推进“智慧公证”建设,打造“一链两平台”,在全国率先搭建“1+10+N”苏州公证链(司法局+10家公证处+N条业务侧链),率先研发公证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打造全省首个综合性公证法律服务平台“苏州公证”,以区块链技术和大数据应用为支撑,持续推动公证服务模式转型升级,为新时代、新征程苏州高质量发展贡献公证力量。
截至目前,全市公证机构10家,执业公证员116名,从业人员252人。五年来,全市累计办理各类公证事项超60万件,在服务民生大局、优化营商环境、知识产权及商业秘密保护、房地产市场调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议强调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和公证行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法律服务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进程,推动公证行业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创新发展。
发挥职能优势,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知识产权公证全链条保护,加快推进商业秘密在线保护公证服务,研究应用更多知识产权保护产品,推动知识产权公证服务与企业创新发展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发挥公证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中的职能作用,积极拓展居住权、意定监护、遗嘱信托、绿色继承等公证业务新领域,推动公证参与社会治理、行政及司法辅助事务,助推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企业“公证顾问”制度,在企业股权治理、投资、融资、安全生产等领域提供服务,加快形成法律服务业与创新产业集群融合互动发展新格局。
持续优化服务,提升公证法律服务效能。全行业要坚持公证公益属性,突出保障民生基本需求。不断深化部门协同、优化资源配置,健全和完善公证利企便民制度体系和服务机制,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积极创新惠民惠企服务方式,加强“网链融合”智慧公证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扩大“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公证事项范围,增强公证服务可及性、便捷性,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讲好公证故事、做实公证宣传,用优质高效的公证服务赢得政府信赖、社会认同、群众认可。
深化改革创新,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以理念变革、体系变革、能力变革推动公证工作高质量发展,激发和释放公证行业的创新潜力和创造活力。以系统、开放、融合观念守正创新,密切关注社会公证需求,建设规模机构,进行专业分工,培育精品业务。推行远程、自助、移动公证服务,完善公证服务网络,推动公证工作体系更加完备高效、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提升执业人员专业素养、专业能力,培养既精通法律又通晓金融、信息技术等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全市公证工作情况介绍
苏州市司法局副局长、苏州市公证协会会长杨军卫作全市公证工作情况报告,介绍了全市公证行业一以贯之的“三个坚持”:
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公证作为市场活动安全阀、矛盾纠纷过滤器、国际交往通行证的职能优势。
始终坚持紧跟需求、注重实效,充分发挥公证制度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安全性和竞争力中的专业作用。
始终坚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充分激发公证行业内生动力,抢抓“数字经济”时代红利。
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太仓市城市管理局、昆山市公证处、吴江公证处、苏州公证处分别从保税货物处置、行政执法、普惠金融、商业秘密保护、财富传承5个应用场景对“区块链+公证”“大数据+公证”创新公证服务产品进行了推介。
公证创新项目签约
会上,苏州市公证协会与银行代表签署苏州市法院执行款公证提存项目合作协议,进一步提升执行案款管理规范化水平,切实保障执行款资金安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推动公证参与人民法院司法辅助事务工作的深入开展,开拓司法辅助新模式新思路。
苏州市司法局与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签署大数据创新应用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推进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建设、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地实施、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与交流,加强跨部门协作,有效整合优势资源,不断提高整体服务能力与水平,共同打造行业标杆、苏州品牌。
本次推介会采取线下方式进行,共邀请政府、合作银行、顾问企业代表以及法律服务行业相关从业者约200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