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资讯网:“由于公司前法定代表人的不作为及阻挠,公司已经多年没有进行过财务审计了,我怀疑公司财务数据可能存在问题”。某公司股东李旦(化名)紧锁眉头,向公证员道出了他的困境。
李旦和几位股东早已察觉公司财务异常,多次要求查阅账簿却石沉大海。无奈之下,他们依法召开了股东会,做出关键决议:清点、封存公司财务账簿,提交审计!
李旦和公司其他股东在履行了通知义务(以电话、邮寄等方式通知会计限期交出账簿)后,为确保程序万无一失、证据坚不可摧,李旦果断迈出关键一步——向公证处申请办理“保全证据公证”。

次日,两名公证人员携带专业设备,准时出现在公司财务室。在摄像机的全程记录下,两名公证人员对该公司从2020年至2025年期间的全部财务账簿进行了清点登记,并对所有的财务文件进行密封装箱。
这份由公证“加持”的封存箱,被公司股东直接提交给专业审计机构。审计结果印证了股东的担忧——公司财务账目果然存在重大问题!最终,股东们凭借这份具有法定证明力的公证书,在后续的诉讼中成功维权,捍卫了自身权益。
不止查账!
保全证据公证的N种打开方式
保全证据公证,这项“证据守护神”,它在企业中的应用场景超乎你的想象:
一、知识产权保护(核心应用领域):
1、网页侵权:
固定抄袭网站内容、盗版软件下载链接、侵犯著作权的图片/视频、盗用商标/专利的产品展示页面等,公证能完整记录侵权网页内容、链接、时间戳;
2、电商平台侵权:
对电商平台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商标权/专利权的商品链接、店铺信息、销售记录、用户评价等进行公证;
3、软件侵权:
对非法安装、使用、复制公司软件的行为进行证据保全(如现场操作演示、软件界面展示);
4、确权证据
在申请商标、专利或进行著作权登记前,固定作品的创作完成状态、首次发表状态等关键时间节点证据(例如,对设计稿、源代码、产品照片进行公证存档);
5、域名争议:
固定证明对方恶意抢注或使用域名的网页证据。
二、合同履行与纠纷(常见应用领域):
1、交付不符:对收到的存在质量瑕疵、数量短缺或与合同约定不符的货物、工程现状进行公证;2、服务未履行/履行不当:对服务未提供、服务结果不符合要求的状态进行公证(如未按时完工的工程现场、运行故障的设备);3、拒绝履行:在发送催告函等重要文件时,对送达过程(如邮寄、现场递交)进行公证,证明对方已收到相关文件但拒绝履行;4、己方履约证明:对己方已按约履行的关键行为进行公证,预防对方日后否认(如将特定标的物交付给指定承运人、在特定时间地点完成了某项工作);5、合同关键事实固定:对签订合同时的特定场景或作为合同基础的现场状况进行公证。 三、电子数据证据固定(常见应用领域):1、电子邮件、聊天记录:对重要的商务邮件、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的聊天记录进行公证,防止对方删除或抵赖;2、社交媒体内容:固定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上发布的涉及公司商誉诋毁、虚假宣传、侵权信息等内容;3、应用软件/小程序内容:对移动应用或小程序中存在的侵权、违规或违约内容进行证据保全;4、电子数据状态:证明特定时间点某个电子文件的存在、内容及状态(如未被修改)。四、劳动争议与员工行为管理(常见应用领域):1、违纪行为取证:对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公证(如旷工、在工作场所打架斗殴、私自使用公司资源谋利等现场情况);2、工作成果交接/侵占:固定员工离职时未交接的工作资料、数据,或证明其带走了属于公司的财产、客户信息等证据;3、竞业限制/保密协议违约:收集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协议在新单位就职,或泄露公司商业秘密的公开线索(如在新公司官网的任职信息、宣传资料);4、关键通知文件的送达:对向员工送达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等重要文件的过程进行公证。
五、物权保护与侵权(常见应用领域):1、财产损害:对房屋、设备、车辆等公司财产遭受他人侵害(如相邻施工导致墙体开裂、交通事故导致车辆损坏)的现场状况进行公证;2、不动产现状:在买卖、租赁、拆迁等涉及不动产的交易或纠纷前,对房屋、土地的现状(包括内部装修、附属设施等)进行公证,明确责任划分。
六、公司治理与股东/董事争议(常见应用领域):1、股东大会/董事会现场:对会议召开情况、表决过程进行公证;2、重要文件签收:公证送达给股东、董事的重要法律文件(如会议通知、函件)。
七、反不正当竞争(常见应用领域): 1、虚假宣传/商业诋毁:固定竞争对手在广告、宣传册、官网、公开场合进行虚假宣传或诋毁公司商誉的证据;2、混淆行为:固定竞争对手使用与公司商品/服务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近似的标识,容易造成混淆的证据;3、商业秘密侵权线索:固定涉嫌泄露商业秘密的公开信息(如招聘信息中要求应聘者提供原公司的特定技术信息、竞争对手产品中体现的疑似商业秘密)。八、债权催收(常见应用领域):催收函件送达:对向债务人发送催款函、律师函等文件的过程进行公证送达,中断诉讼时效并作为主张权利的证据。
重要提示
一、及时性:保全证据贵在及时,一旦发现侵权或违约线索,应尽快申请公证,避免证据灭失或被篡改。二、针对性:向公证员清晰说明需要保全的具体内容、目的和范围。三、程序合法性:确保取证过程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如隐私权、商业秘密),否则证据可能不被采纳。总之,保全证据公证是公司风险管理和法律维权的必备工具,贯穿于公司运营的多个关键环节,特别是在知识产权保护、合同纠纷、电子数据固定和劳动人事管理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司在日常经营中应树立证据意识,善用公证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