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资讯网:2025年8月,83岁的吴老先生来到深圳公证处办理遗嘱公证,明确自己去世后的财产安排。而刚好在一年前,吴老先生就在深圳公证处做出了一项同样重要的安排——意定监护公证。
吴老先生的家庭情况比较特殊:父母早已去世,唯一的女儿不幸离世,妻子因阿尔茨海默症丧失民事行为能力,长期在护理院生活。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健康风险,他希望有一位值得信赖的人,在自己失去自理能力时,能够替他打理生活、维护权益。
经过深思熟虑,他选择了多年的朋友张女士。在公证员的见证下,两人签订了《意定监护协议》,约定一旦吴老先生丧失或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张女士将成为他的监护人,负责他的生活照料、医疗决策、财产管理等事务。
一年后,吴老先生再次来到公证处,通过遗嘱公证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未来规划,指定张女士为遗嘱执行人,处理丧葬事宜、领取相关补助,并将遗产遗赠给她。这不仅避免了身后纠纷,也确保了自己一生的积蓄能按心愿使用。
公证员在办理过程中,耐心解释了相关法律规定,包括遗嘱应当为特定继承人保留必要份额、意定监护的法律效力、遗赠的接受期限等,确保吴老先生和张女士完全理解每一条款的意义和后果。
办理完公证后,吴老先生感慨道:“有了这份公证,我心里踏实多了。不怕将来遇到意外,也不怕身后事没人管。”
“意定监护”与“遗嘱”两份公证书,共同构成了吴老先生对未来的周全安排,既解决了老人身前失能之际的照护与权益托付,又妥善安排了身后财产的归属与意愿落实,充分体现了公证服务在特殊群体权益保障中的独特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遗嘱公证已经越来越普及,但是意定监护公证究竟是什么?该如何办理呢?
请看“意定监护公证”六问六答——
什么是意定监护公证?
意定监护公证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订立的意定监护协议,在前者失去行为能力时,由后者担任前者的监护人。公证机构根据申请对协议签署的过程等予以证明。
哪些人群需要考虑办理意定监护公证?
年满十八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即可办理意定监护公证,但这些人群更迫切需要考虑办理:鳏寡孤独或被子女虐待的老人、再婚人群、肢体残障人士、失独父母、丁克人群、单身人群、婚姻危机家庭等群体。
意定监护人必须是近亲属吗?
监护人不局限于近亲属。被监护人作为一个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在有意识能力时选任的监护人,可以为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
意定监护人的权限有多大呢?监护人会不会趁我生病的时候把我的财产都变卖私吞?
监护人必须按照被监护人意愿处理事务。意定监护协议中可以写明被监护人的意愿、监护的权限、处理事务的范围,以及协议生效的条款和取消的方式,还可以设置监督人。
意定监护和法定监护哪个更优先?
意定监护优先于法定监护。法律设立意定监护制度即是要尊重成年人自己的意愿,保护公民的意思自治,因此意定监护具有优先适用的地位。
如何办理意定监护公证?
第一步:前期沟通
公证申请人需要提前确定合适的意定监护人选,并与意向监护人充分沟通,达成共识。
第二步:材料准备
1.双方身份证、户口簿。
2.财产凭证。若协议涉及财产管理,需提供如不动产权证、存款凭证、车辆登记证、股权证明等权属证明,以明确财产范围和管理权限。
3.意定监护协议文本。公证员可以根据需要代为起草书面协议,或者由申请人提前拟定书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监护范围、生效条件等。公证员会审核并协助完善协议内容。
4.公证员综合既有材料审查后,可能要求补充婚姻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单身声明、法定监护人知情同意书、医院诊断证明(证明被监护人当前民事行为能力状态)等材料。
第三步:公证办理
双方共同到公证处提出申请,并在公证员面前签署意定监护协议,公证员将详细解释协议条款和法律后果。材料齐全的,当天即可完成公证程序并领取公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