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赠与+居住权”公证为老年人解后顾之忧

时间:2023-01-16 10:05:57  来源:运城市河东公证处  点击:0

司法培训资讯网:

STEP01

近日,市民陈先生遇到了一件关于房子的烦心事,他欲把房子过户给儿子却又担心将来老无所居,某公证处公证员通过办理“赠与+居住权”组合公证,帮助他解决了后顾之忧。

陈先生今年65岁,丧偶后带着儿子小顾生活,随着儿子结婚生子,小孙子也到了上学的年龄。陈先生所住的房子是一所知名小学的校区房,因学校要求房产需要登记在学生父母名下,他决定把这处房子过户给儿子小顾,用于孙子上学。但同时陈先生心里也有一些顾虑,自己只有这一套房子了,过户以后房子就属于儿子,自己还能不能一直在这居住?如果儿子把房子卖了,自己不就无房可住了吗?万一儿子婚姻不稳定,离婚了会不会被儿媳分走房子?带着重重疑虑,陈先生来到公证处向公证员咨询。

公证员仔细向陈先生了解了情况,并征询了其儿子小顾的想法。小顾表示,房子过户给自己后,父亲仍然可以在这里居住,自己也不会卖掉这处房子。尽管有儿子的保证,陈先生仍然觉得不放心,于是公证员根据他的需求定制了一个“赠与+居住权”公证方案。

STEP02

公证员首先为陈先生和小顾办理了赠与合同公证,陈先生将房产赠与给儿子小顾个人所有,不作为小顾与妻子的夫妻共有财产,这样,即使小顾婚姻有变故,离婚时也不会分割这套房产。同时,小顾必须保障陈先生的居住权利,在该房产上为其设立居住权,父子双方订立居住权合同,约定陈先生在有生之年均可居住于该房屋,小顾不得对外出租该房屋。公证员提醒陈先生,要及时到房产交易部门进行居住权登记,居住权一经登记即设立,且不因房屋所有权的变更、转让而消灭,也就是说,即使这处房子被卖给他人,陈先生仍有居住权。这个“赠与+居住权”公证方案打消了陈先生的全部后顾之忧,陈先生满意地办理了公证。

“自己就这一套房子,赠与给子女将来没地方住怎么办?”很多当事人尤其是老年人有这样的顾虑。2021年1月起实施的《民法典》,首次将“居住权”纳入其中,规定“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公证员提出的“赠与+居住权”组合公证方案,让很多有此类需求的当事人免除后顾之忧。此外,也可以通过“居住权+继承公证”、“居住权+离婚协议公证”等组合方式,有效梳理财产归属,解决离婚财产分割、老人以房养老、多子女继承等问题,保障老人、夫妻一方或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效预防家庭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法条链接

关于赠与

《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关于居住权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七条: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住宅的位置;(三)居住的条件和要求;(四)居住权期限;(五)解决争议的方法。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九条: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栏目列表

相关内容

-涉外法律-为自贸港涉外法治建设建言献策 海南律师服务业主题“候鸟”法治人才专题座谈会召开

-涉外法律-即日出证!涉外公证提质增速 全力护航企业出海

-涉外法律-重庆已有九家律所开展与港澳律所联营工作 打破传统模式提供更优服务

-涉外法律-“法护启航 沂企出海”第二期涉外法律培训会在文康临沂所举行

-涉外法律-粤港澳三地涉外商事法律服务如何对接?这场会议这样说

-涉外法律-跨境贸易法律风险如何破?这场活动给你答案!“民企会客厅”第32期涉外法律服务国际贸易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公证-《国医少年志》引发热议,中医师承关系公证来助力

-公证-保全证据公证:关键时刻的“法律保险箱”

-公证-上台讲课展风采 提升技能显初心

-公证-公证服务送上门 温情关怀暖人心

热点内容

-公证-合作制公证机构应定性为非法人组织...

-公证-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在职工去世...

-公证-银行保管箱遗物,如何继承?

-公证-《底线》闺蜜男友杀人案:社会、公...

-公证-@港澳台同胞,你要的无犯罪记录公...

-司法鉴定-法定“四大类”鉴定之外还能不...

-公证-今年起,夫妻对这类房产约定,必须...

-公证-支付宝、微信账户余额如何办理继承...

-公证-【司法快讯】抖音侵权损名誉,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