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法涉外法律服务平台:
为进一步深化检校合作,推进司法实务与理论研究融合发展,8月4日,“刑事司法现代化下轻罪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暨检校合作研讨会”在延吉市人民检察院召开。延吉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姚远来主持会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黄冈师范学院等高校学者应邀参加会议。
会上,第三检察部检察官助理张晓玉作题为《轻罪治理研究成果》的发言,展现延吉市人民检察院在轻罪治理领域的探索成效;第二检察部主任张雪松作题为《涉外检察研究成果》的发言,系统提炼跨境证据审查、分层量刑等基地创新机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魏汉涛、刘浩等学者围绕“微罪负效应化解”“轻罪立法完善”展开研讨,为轻罪治理实践注入理论动能;邓红梅、刘代华教授论证了检校合作课题转化路径,以及推动涉外刑事案件证据审查标准规范化建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齐文远高度凝练研讨会共识,将轻罪治理与涉外检察议题置于国家刑事司法现代化战略全局中审视。他指出,延吉检察的实践探索不仅为轻罪案件分层处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路径,更通过检校深度融合,开创了“理论驱动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良性循环范式。
以齐文远教授为代表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行的精彩发言,将研讨会从实务经验交流升至战略协作规划,为双方构建更紧密、更高效的检校协同网络奠定了坚实根基。
姚远来在结语中指出,从涉外检察研究实践基地揭牌到理论成果落地,从个案突破到制度创新,延吉市人民检察院始终以“为国家守门、为人民护利”为使命。他表示,此次研讨交流收获颇丰,为延吉市人民检察院轻罪治理与涉外检察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下一步,延吉市人民检察院将积极适应社会治理新需求,紧贴检察实践,深化理论研究,大胆探索创新,更好地以“检察之力”融入“社会之治”,用基层智慧锻造涉外检察的金钥匙,以检察担当书写轻罪治理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