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法律-构建高水平涉外法治服务体系 东莞为“世界工厂”出海强基赋能

时间:2025-08-15 16:13:22  来源:​千龙网  点击:0

翼法涉外法律服务平台:

在广东省东莞国际商务区的一栋玻璃幕墙大楼里,汽车控制系统供应商陈总正与他的印尼客户视频连线。一年前,在广东名道律师事务所涉外律师团队帮助下,他的企业在印尼设立了贸易公司,如今贸易公司的运营态势良好。

没有专业涉外律师的帮助,我们制造企业哪敢轻易迈出国门?按照律师团队规划建议,我们接下来还打算在印尼建厂。陈总说。

在东莞,像陈总公司这样通过涉外法律服务走出去的企业不胜枚举。

世界工厂科创新都,东莞的企业转型升级需要更高水平的法治保障。如何构建与城市发展定位相匹配的涉外法律服务体系?如何擦亮涉外法律服务的字招牌?近日,在东莞走访发现,一套覆盖平台建设、多元协同、人才培养的全方位涉外法治保障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服务平台建设一体推进

非常方便!没想到,办签证和公证只进一扇门就搞掂了。在东莞移民事务服务中心涉外法律服务点,刚完成办证手续的智利籍王先生感叹道。

东莞涉外法律服务点进驻移民事务服务中心的举措,在广东系首创。涉外法律服务点每周二、周三安排资深涉外律师、公证员轮值,针对亲属关系公证、出入境记录等高频事项,创新推出就近办”“一站式服务,实现线上预约,最多跑一次”“24小时加急出证。服务点还整合多家机构线上服务渠道,接入“i莞家”APP外籍人士服务专区,提供指尖办服务。

为不断提升涉外法律服务的便捷性与高效率,东莞着力打造各种涉外法律服务平台,并积极推进平台一体化建设。

20247月,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创新行业协会+涉外司法服务模式,与东莞市外商企业投资协会共建外商企业司法服务站。截至20257月,该服务站开展法治体检和普法授课10场次,直接服务外企超 200家,实地走访14家企业,现场解答法律疑问50余个,实现涉外司法服务从等企业上门送服务到家的转变。如今,全市32个镇街都已建立外商企业司法服务站,累计服务企业超2300家。

自今年6月开始,东莞的企业又多了一条便捷的涉外法律咨询渠道。由东莞市法学会牵头设立的涉外法律咨询综合服务站,于61日起启用,该服务站集结了60名涉外法律实务专家,于每周五开展涉外法律咨询日

走进东莞仲裁委的莞香花仲裁调解室,一阵好闻的香气扑鼻而来。平和的空间,淡雅的清香,为矛盾纠 纷化解赋予了不一样的方式。

许多企业当事人在闻香中消解了怨气。东莞仲裁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委创新仲裁+调解模式,将传统香道文化融入商事纠 纷化解。去年,某瓷砖企业与港资公司千万元合同纠 纷,在莞香花仲裁调解室的平和氛围中,立案后仅一个月就达成和解。自2021年启动运作以来,该委累计受理国际商事仲裁案件标的总额超62亿元,99%案件实现在线受理。

多元协同效应持续释放

前不久,东莞某企业在越南的投资项目正式完成交割,成为中资制造企业在该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布局点。该项目的顺利推进,得益于涉外律师服务团的全程服务。

我市涉外律师服务团会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来量体裁衣,给出最佳解决方案。东莞市律师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涉外律师服务团的高效服务,得益于东莞市的部门联动、多方协同机制。东莞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局与市商务局等部门携手,组建了60人的涉外律师服务团,建立了覆盖部门、镇街、协会、企业的微信工作群。此外,商务局创新打出联动、培训、政策、应对组合拳,推出29上法律微课堂,举办10场涉外法律专题讲座,覆盖2000余人次。机制协同的聚合效应持续释放。

我们还形成了上下贯通的服务网络。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在市级层面,法学会成立涉外法治研究会,邀请中国法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等13家知名单位作为顾问单位,17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基层服务触角不断延伸,公证、仲裁、边检等资源进驻涉侨服务平台,打造家门口服务圈。东莞仲裁委设立台港澳和外国仲裁案件立案专窗和办案专区,实现跨境商事案件线上受理和专人全程跟进处理。

为深化粤港澳对接交流,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与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联合开展法融湾区·同心筑梦活动,55名台港澳籍青年学生通过模拟法庭等方式,零距离感受内地法治环境。东易商事调解中心共特聘商事调解员124名,其中11名来自港澳地区,8名调解员入选《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名册》。

近日,黄埔海关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东莞市进出口货值7492.8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6.5%。沉甸甸的成绩单背后,离不开法治人才的护航。

法治人才队伍稳步壮大

走进天安数码城11楼,只见东莞市律师协会会议室座无虚席,一场主题为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国际贸易的主要风险和应对的涉外律师业务研讨会正在这里举行。像这样的涉外法律人才研习与培训的场景,在东莞是一种常态。

涉外律师不仅要懂法律,还要懂外语、懂国际规则、懂国外当地文化。东莞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道出了该市人才培养的高标准。

据介绍,为不断提升涉外律师的专业化、国际化水平,东莞市律协创新推出“GBAI 1+N”“港澳法律讲堂等品牌,4年来已举办涉外法治培训34场。同时,东莞市司法局整合各方资源,与东莞城市学院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创新班,并联合高校共建法学教育实践基地。

该负责人表示,东莞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市执业律师6132人,其中港澳台居民律师13人,大湾区律师16人。第二届涉外律师服务团吸纳60名专业律师,2名律师入选全国涉外律师领军人才,218名律师入选广东省涉外律师人才库。

我市在涉外公证、仲裁、调解等领域的人才也很充实。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目前东莞全市有3家公证机构43名公证员具备涉外资格,今年上半年共办结涉外公证文书6417件,发往全球114个国家和地区。东莞仲裁委聘任673名境内外仲裁员,其中港澳台仲裁员30名,具有外语开庭能力的仲裁员占比超30%。东莞市商事调解中心在册调解员177名,约30名具有涉外案件办理经验,已成功调解涉外纠 230宗。

东莞还注重涉外法治人才跨界融合。如,东莞市司法局联合市商务局举办涉外法律服务专场;市律协与市工商联制作普法视频;东莞仲裁委与澳门高校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与暨南大学共建台港澳侨学生法学教学实践基地。通过引育用留机制,东莞已累计储备涉外法律专业人才超300人。

高水平的涉外法治建设,是东莞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答题。东莞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推进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奋力书写法治就是核心竞争力的新答卷。

(本文来源:日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