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法涉外法律服务平台:
11月26日上午,在北京市“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助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海东透露,近五年,朝阳法院审理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4235件。在朝阳区“两区”建设工作迭代升级过程中,朝阳法院打造“宜商朝阳”商事审判品牌,积极构建“四聚四保”机制(汇聚共治合力,保障交易效率激发市场活力;凝聚司法智慧,保障规范发展促进法商融合;集聚专门力量,保障交易安全维护市场秩序;积聚人才优势,保障解纷效能守护法治环境),服务保障“两区”建设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为推进打造北京国际法商融合示范区,加快构建与北京商务中心区功能相匹配的法商融合产业生态,朝阳法院在“两区”建设主承载区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让企业更直观、更深刻地感受到法律与商业活动的深度融合,强化企业法商意识。面向示范区内企业提供“订单式”精准普法,根据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授课讲解。持续深化“宜商朝阳”典型案例发布机制,围绕“两区”建设重点领域发布典型案例,通过以案释法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打造国际商事调解高地,借助辖区资源优势,聘请涉外、涉港澳台调解员以及专业律师参与涉外案件调解,近5年朝阳法院有45%的涉外案件以调撤结案。
朝阳法院将涉外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院工作大局中谋划部署,目前该院有近百名具有国际法等专业背景的综合型涉外审判人才,人才基础雄厚。点面结合,在民事、商事、知产、刑事等业务庭室配强队伍,打造各具特色的涉外审判“小高地”。
刘海东介绍,为充分利用朝阳区的区位优势和朝阳法院的“案例富矿”,该院将持续打造“宜商朝阳典型案例”发布机制,将顶层设计转化为企业可感的发展保障。通过以案释法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进一步助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我院也将以这一案例发布机制为抓手,持续擦亮‘宜商朝阳’商事审判品牌,打造更有深度、广度、温度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朝阳样本’。”刘海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