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法律-法治赋能出海路 广州创新书写涉外实践新篇章

时间:2025-11-27 16:13:40  来源:金羊网  点击:0

翼法涉外法律服务平台:

627日,广州举办“法治护航 商通四海”助企“出海”工程启动仪式暨第二季度涉外法治供需对接会,为企业与政府部门、法律服务机构之间架设桥梁,帮助企业“一站式”获取所需的合规指引、风险预警、争议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等关键法律服务资源。

开篇语

为进一步深化法治领域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中共广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委依法治市办”)组织开展了法治领域改革创新项目培育工作,系统性地挖掘、提炼和推广具有创新引领性与实效性的法治领域改革创新成果,为广州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坚实基础和强劲动能,为全省乃至全国法治建设贡献“广州智慧”和“广州经验”。

《羊城晚报》将陆续对12个优秀创新项目进行集纳式报道。首期报道聚焦涉外法治开创新局、仲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大湾区规则衔接探索实践、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四大领域,看广州如何以精准法治举措构筑坚实屏障,护航企业“走出去”。

法治,是营商环境的核心要素,更是企业扬帆出海的“压舱石”。面对全球化进程中的暗流与险滩,企业“走出去”挑战重重。如何破局?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和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围绕打造全国涉外法治先行城市这一目标,以制度创新为笔、以协同合作为墨,从全方位打造涉外法律服务高地到构建全球首创的仲裁规则体系;从建立港澳专业人才执业“绿色通道”到推出全国首个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精心勾勒出一幅涉外法治建设全景图,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为湾区协同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构筑涉外法治“新高地”,护航企业扬帆出海

为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广州立足湾区核心引擎定位,率先构建起协同高效的涉外法治工作大格局——首创“联席会议+专门机构+行业组织”的协同机制,通过联席会议制度串联起42个成员单位,在市司法局成立全国首个涉外法治专门机构,在市律师协会成立全国首个涉外法律服务分会,从根本上解决力量分散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广州多点发力,成果丰硕:在平台建设方面,连续三年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传递广州法治声音,搭建涉外法治建设沟通平台;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形成“一中心三片区”功能布局,建成启用广州法务大厦、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法务中心,区域内审判、律师、公证、仲裁、商事调解、域外法查明等优质法务资源集聚。在争议解决方面,打造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支持广州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广仲”)改革,使其涉外案件量质齐升。在服务企业方面,实施“法治护航 商通四海”助企工程,每季度召开法治供需对接会,依托广交会打造国际法务会客厅。在人才培育方面,全国首创“1+3”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落实“广聚英才”计划。

广州涉外法治的创新实践,不仅为本地企业出海提供了全方位保障,更成为各地学习借鉴的“样板”,充分彰显了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在涉外法治建设中的使命与担当。

打造涉外仲裁“中国品牌”,赋能跨境争议解决

在国际商事纠纷解决领域,仲裁是公认的主渠道。广仲以一系列“全球首创”的魄力,奋力擦亮涉外仲裁的“中国品牌”,让“广州仲裁”成为一张响亮的国际名片。

广仲的国际化是全方位的。在规则建立方面,它发布了全球首个《“一带一路”仲裁示范规则》,并获22家境外机构认可;首创“四个共享”协作机制,与境内外超100家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在标准制定方面,它发布的互联网仲裁“广州标准”已获259家境内外机构认可,有效破解了跨境电子送达和身份识别难题。在平台建设方面,广仲牵头建设的APEC-ODR平台成为亚太经合组织首批官方认可的三大平台之一,累计受理案件超千宗,标的额近100亿元,均居世界第一。在机构布局方面,新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十二师分会,构建穗兵法治协作新布局;在英国国际争议解决中心(IDRC)设立广仲伦敦庭审中心并开庭审理首案,实现“广州仲裁地+伦敦开庭地+全流程线上处理”的中国特色仲裁实践。

这些创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效。20222024年,广仲受理涉外案件1996件,争议标的总额达188亿元,涉及58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案件量和标的额的“双增长”。其改革实践荣获“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市域案例”等多项国家级荣誉,成功探索出一条以市场化机制、规则创新、数智赋能与开放合作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广仲路径”。

搭建规则衔接“联通桥”,激活湾区法治动能

广州出台《广州市南沙区港澳专业机构和港澳专业人士执业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大湾区协同治理提供了生动的规则衔接新样本。

《办法》首创集成化框架,以《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明确了工程建设、城市规划、医疗等重点领域,符合条件的港澳专业机构和人士在南沙执业前所需办理的手续,并规定设立一站式服务平台,便于港澳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了解政策,也便于南沙有关部门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保障。规则衔接在此实现了“软联通”。这座法治“联通桥”,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港澳专业资源汇聚南沙,共绘大湾区发展蓝图。

截至202510月,工程建设领域已有10家港澳企业、141名港澳专业人士在南沙完成执业备案;规划领域已有5家港澳规划专业机构、52名港澳专业人士在南沙完成执业备案;医疗领域已有1家港资合作诊所在南沙落地,10名香港医师在南沙短期执业。

织密知识产权“防护网”,破解海外维权难题

企业出海,知识产权是竞争的矛,也是必须守住的盾。面对维权成本高、信息不对称、资源对接难等痛点,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打造了“联动保护+立体防控+精准指导+资源汇聚”四位一体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工作模式。

这张“防护网”既有广度,也有深度。广度上,它构建了“1+2+N”的服务架构,即1个国家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广州分中心,2个市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分中心(分别设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以及多个重点产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和保护工作站,服务网络覆盖全域。同时,与全球跨境电商“三中心”合作,在南沙设立海外服务专窗,打造全国首个“一带一路”专业市场海外知识产权服务站,将保护合力延伸至海外前沿。深度上,它实现了风险防控的“关口前移”,通过发布26篇风险预警报告、80期海外资讯,监测500余件重点商标,上线集信息资讯、风险预警、专家库于一体的海外知识产权信息平台,让企业“防患于未然”。

最引人注目的创新,莫过于广州开发区成立全国首个知识产权保险中心,并在全国率先推出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为企业在商标、专利等领域抵御海外侵权风险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法治救生衣”。截至202510月底,已累计承保416家次,总保额达8.85亿元。

 

栏目列表

相关内容

-涉外法律-法治赋能出海路 广州创新书写涉外实践新篇章

-涉外法律-加强涉外知产保护 护航闽企国际化发展

-涉外法律-加快构建律师行业涉外法律服务品牌 助力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涉外法律-香港普通法日活动在沪举行 沪港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涉外法律-司法护航海洋强国建设 8.8万件涉外案件见证公信力

-涉外法律-浙江省涉外法律服务合作对接会举办 浙商涉外法律服务中心正式运行

-涉外法律-涉外法治宣传 | 法治护航,为企业奋楫“杨”帆

-涉外法律-江苏高院发布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典型案例

-涉外法律-“法务推介+法律+财资”三维赋能,湖南(长沙)涉外中央法务区为企业出海提供“法治后盾”

-涉外法律-河南涉外法律服务:为企业“出海”筑牢法治屏障

热点内容

-涉外法律-国际贸易专题丨涉外法律服务系...

-涉外法律-【涉外法律宣传】涉外合同的法...

-涉外法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擦亮“法学+...

-涉外法律-上虞区“越地东‘枫’”涉外法...

-涉外法律-“以法慧企,粤行越稳”涉外法...

-涉外法律-兵团司法局召开涉外法律服务工...

-涉外法律-我市泰和泰(乌鲁木齐)律师事...

-涉外法律-河南省涉外法律服务中心、河南...

-涉外法律-服务覆四大洲 重庆枢纽港涉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