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法涉外法律服务平台:
8月12日,广东省委依法治省办在深圳召开广东省涉外法治建设工作会议。这是广东连续第三年召开全省涉外法治建设工作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总结过去一年全省涉外法治建设成果,特别是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自去年全省涉外法治建设工作会议以来,广东聚焦“建设三个一流,打造一个平台”,加快涉外法治建设工作布局,积极培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涉外法治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筑牢法治基石。
涉外法治统筹协调展现新力度
涉外法治建设综合平台统筹力度不断增强,推动各地、各层级涉外法治工作力量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历史性转变,“统筹协调、分工负责、平急结合、一体推进”工作机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涉外法治工作大协同格局加力打造。
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增添新活力
涉外法治人才培育强基、引进提质、人才应用、激励保障“四大工程”深入实施,全省56个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加快建设,涉外法治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支持培养力度不断加大,600多名港澳律师人才加入“大湾区律师”队伍,数十名各类法治人才在重要国际组织任职,大湾区对涉外法治人才的吸引力更加彰显。
涉外法律服务质效提升新能级
省司法厅会同省商务厅持续擦亮商务法律服务月、“以法慧企,粤行越稳”涉外法律服务活动品牌,省发展改革委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建设,省工商联建立粤澳民企涉外法律服务工作站,为企业“出海”提供法治护航。省法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法律查明平台,汇集3万多部域外法、近7万份涉外裁判文书,为跨境纠纷解决提供法律依据支撑。广东涉外法律服务网整合服务机构、涉外法治人才、典型案件等优质资源,实现供需高效对接。
涉外法治湾区合作擦亮新品牌
大湾区“小切口”立法扎实推进,粤港澳法治领域“1+N”合作机制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元,合伙联营、港澳律师大湾区内地执业等法律服务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大湾区法律部门人员同堂培训机制更加完善,法律规则机制“软联通”持续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新动能。
仲裁国际影响力迈上新台阶
仲裁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省19家仲裁机构共受理仲裁案件8.7万件、案件标的额2645亿元,深圳国际仲裁院受案争议金额全国排名第二,广州仲裁委受案争议金额全国排名第四。仲裁裁决在世界多个法域和地区得到广泛认可和执行;广东律师事务所全球化布局步伐加快,涉外商事调解、域外法律查明、涉外公证等法律服务链条稳步提质,应对企业“走出去”风险的法律服务不断升级优化。省司法厅联手港澳法律部门制定发布《粤港澳大湾区仲裁员名册工作指引》。全省仲裁机构共聘任境外(含港澳台)仲裁员1000多名,去年安排境外仲裁员审理案件超过700人次。
仲裁案件办理质效进一步优化。广州、深圳、珠海三家仲裁机构接入省法院裁审对接平台,实现仲裁保全与司法审查全流程线上办理;华南(香港)国际仲裁院依托深国仲与平台对接,首次实现协助港澳仲裁保全的线上办理。广仲“互联网+仲裁”解纷模式作为唯一仲裁案例入选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跨境电商实践案例集》;深国仲制定网络仲裁指引,与香港一邦网上仲调中心(eBRAM)合作开展跨境商事纠纷在线解决。
仲裁事业改革发展进一步深化。广东积极协助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出台《关于充分发挥仲裁职能作用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确立港(澳)资港(澳)法港(澳)仲裁等工作制度。省人大常委会出台的《关于加强法律服务工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决定》,明确加强国际商事仲裁中心试点地区建设等支持政策。省法院率先出台仲裁调查令管理办法,并指导江门、珠海法院发出全国首份涉港和涉澳仲裁案件调查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