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法涉外法律服务平台:
参加工作的第七年,历经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成功入额。因为是英语专业八级,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又曾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交流借调,我被指派成为我院涉外检察办公室的一员。虽然都说涉外案件难、精、专,但既来之则安之,撸起袖子加油干!
谨慎细心是高质效办好涉外案件的必备要素
眼前这个女孩一边哭一边向我诉说,如何被人欺骗才会远赴中国为人跑腿送现金。
不久前办理的一起跨境洗钱案件,令我印象深刻。
“孩子生了罕见病急需治疗,家里亲戚说可以做这个兼职赚钱。我真的以为货币承兑商请人帮忙运钱是合法的,这就只是一份正常的工作。”她看起来如此柔弱,而且哭得越来越厉害,我便劝她冷静冷静,告诉她我们不会冤枉一个无辜的人。
讯问结束后我有点困惑,这样一个看上去人畜无害的小姑娘,是不是真的被人蒙蔽了?旁边经验老到的翻译老师好像看出了我的犹疑,提醒道:“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刚刚她在哭的时候,可一滴眼泪都没流下来!”
于是,我迅速回忆了一下讯问细节,才真正意识到,涉外案件再怎么谨慎也不为过,想要一个犯罪嫌疑人认罪服法,得拿出更扎实的证据。
很快,手机鉴定新鲜出炉,56个G的英文聊天数据着实让人有点无从下手。先从家人群聊看起,一下午的时间知道了她家里几口人、晚饭吃什么菜……这么看什么时候是个头?况且在海量外文内容里找线索,无异于大海捞针。突然灵光乍现——只身一人到异国他乡进行违法活动,会有什么心理呢?我开始试着搜索“fear(害怕)”“worry(担心)”“risk(风险)”这些关键词,竟然真的找到了!来中国前,女孩曾经找朋友倾诉自己的恐惧:“我知道这有风险,家人也都担心我,但我太想挣钱了。”
看完手机鉴定再次讯问,我的内心多了几分把握。刚一上来,我就用英语报出了聊天记录里的原话。她明显一愣,准备好的眼泪没落下来,只剩羞赧的沉默。最终,犯罪嫌疑人承认自己知道是在洗黑钱,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法警送回的时候,她忍不住对我说:“检察官,没想到你竟然把我的手机看得这么仔细,之前没说实话是我太害怕了,骗了你,实在对不起。”
看来,办理涉外案件,谨慎细心和外语技能缺一不可。只有能够熟练使用外语,才能更好地审查证据、查清事实,为办理涉及外籍犯罪嫌疑人的案件提供重要支撑。
提讯遇语言难题,专业有效的翻译是破局关键
用上了英语技能的我暗自窃喜。这么看,涉外案件办理也没有那么难!毕竟专业对口。当然,不出意外地,这份小小“欣喜”在下一个外籍犯罪嫌疑人的案子到来时就被打破了。
前往看守所提讯的路上,我还在盘算,案情简单、证据扎实,估计最多1个小时就能结束讯问。谁知道,刚问了第一个问题,就感觉“大事不妙”:我们只核实了一下国籍和家庭情况,犯罪嫌疑人就来了一段长达20分钟的天书般的回答。这下我才深切感受到办理涉外案件的语言障碍是什么意思,既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更不能把握方向适时提醒其供述详略得当,只能无助地望向翻译老师,恨不得来个同声传译。结果,这场持续了4个小时的讯问,最终只记了2页有效笔录。
经此一役,我意识到即使英语再好,也难以应对涉外工作中遇到的各种语言问题和情况,专业有效的翻译在涉外案件办理中至关重要。但即使再专业的翻译,面对不熟悉的法律术语、繁杂的案件情况,可能离理想的翻译效果也会有差距。从那之后,每次讯问前我都提前向翻译老师做一个大概的案情介绍,列明涉嫌的罪名以及法律依据,果然此后的讯问都顺畅多了。
认罪签字“暗藏玄机”,同步录音录像揭开真相
这次的案子有些不一样,外籍犯罪嫌疑人“聪明”十足,在中国生活多年,脑子转得飞快,意大利语、英语、中文三种语言一齐上阵,对于多次贩毒拒不认罪,辩解就是“帮人跑腿没有挣钱”。怀揣着唤醒认罪良知的心情,我带着调取到他联络上家的聊天和转账记录去当面示证。出乎意料地,对方见铁证如山,立刻表示要好好认罪认罚,希望从轻量刑。有了认罪供述,附上认罪笔录,我们依法向法院提起了公诉。谁知道开庭前没几天,我接到法官通知,原来被告人后来思来想去又觉得量刑建议过重,通过律师提出要求排除认罪的讯问笔录,表示笔录最后一段他用意大利文签字写的是“以上笔录我看过,和我说的不符”。
挂了电话,我马上致电翻译请其帮忙确认当时写的那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翻译仔细端详了好几遍签字,甚至找了自己的意语老师帮忙确认,后告知我,被告人巧妙地在这句话中间用笔涂黑,伪装了一个笔误,仔细审视这个字符涂完后有些像个“n”,在意大利语的语境中,这代表否定的意思,勉强可以解释为“和我说的不符”。
我有些惊叹于这位被告人的“聪明”和“谨慎”,但我也不是无计可施。我拿出自己“走哪拍哪”的执法记录仪,调出当时在看守所录制的全程讯问同步录音录像直接送去法院,录音录像完整展示了被告人自愿认罪的全过程,和笔录完全一致。法庭上,面对无懈可击的证据链条和认罪录像,被告人当庭承认指控的全部犯罪事实,表示认罪悔罪。
细数办理涉外案件一年来的点点滴滴,如履薄冰的感受始终如影随形,其中既有语言文化差异带来的困惑,也有对自己是否足够专业审慎的焦虑。在涉外领域法律规范和机制建设都有待完善的当下,摸着石头过河、想办法应对各种突发问题,是常常要面对的局面。但作为涉外检察官的价值感和使命感又让人欲罢不能,这种感受仿佛置身未知的海洋,虽然有时一片风浪袭来会拍得人晕头转向,但更多的,是在遨游中探索的乐趣。这大概就是这份工作让人充满激情的原因之一吧!
(作者为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三级检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