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经济-运河约“汇”|济宁银行积极探索服务涉外经济“鲁贸汇企”新模式

时间:2025-10-28 17:25:45  来源:齐鲁壹点  点击:0

翼法涉外法律服务平台:

在国家稳外贸、稳外资的决策部署引领下,2025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山东省分局启动鲁贸汇企金融为民外汇业务技能竞赛。济宁银行作为地方法人银行,积极响应、系统部署,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济宁市分局的指导下,坚持以专业能力为基础,以创新服务为动力,以协同赋能为路径,全面参与竞赛各项环节,努力展现地方法人银行的外汇业务水平与服务实效,探索形成了政银企协同、精准赋能实体的济宁模式,为助力全省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蓄力竞赛筑牢服务根基,探索赛训融合新模式

济宁银行紧扣服务山东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任务,将本次竞赛视为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提升外汇服务质效的关键举措。第一时间成立竞赛专项工作组,制定竞赛专项实施方案,形成了赛训融合新模式。围绕政策传导、产业对接与服务创新三大方向,推动赛训结合、以赛促干。通过建立月度征集、专业筛选、择优报送的案例培育机制,聚焦跨境贸易、汇率避险、融资服务等重点领域,广泛挖掘基层智慧。截至今年9月末,全行共征集案例45篇,择优向省外汇局报送19篇,构建起政策落地有声、产业反馈有效、基层创新有力的良性循环,为参与竞赛打下扎实基础。

打造区域特色服务样板,探索产业赋能新模式

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济宁市分局的指导下,济宁银行探索构建贯穿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外汇风险管理体系,并逐步形成了聚焦特色产业的产业赋能新模式。在竞赛经常业务经常讲交流研讨活动环节,该行以《扎根金乡大蒜产业沃土 强化跨境业务风险防控》为题作案例展示,成为全省首家登台分享案例的城商行。该案例中直面金乡大蒜产业季节波动大、价格敏感度高、融资渠道窄等发展痛点,将风险管理体系深度融入产业实践,同步推出便利化+权益服务与蒜监贷专属融资产品,实现对产业链的精准赋能。2025年以来,已服务大蒜出口企业37家,实现跨境收支6.5亿元。该模式在探索金融服务区域特色产业方面形成了有益实践,获省外汇局及同业高度评价。

锻造外汇服务尖兵队伍,探索人才培育新模式

济宁银行坚持以以赛促学、以学促干导向,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人才培育新模式。组织遴选33名国际业务及分支机构骨干参与线上竞赛答题。为夯实团队能力,该行构建每日一练、每周一测、每月一评的常态化学习机制,融合政策解读、案例研讨与实战演练,全面提升团队专业素养与实操能力。通过系统化、高频次的学习实践,推动一线人员实现从不敢办熟练办、从遵循执行创新服务的能力跨越。最终30人获满分成绩,满分率达91%,参赛规模与整体表现均位列全省地方法人银行前列,团队专业能力同步转化为服务实效,助力实现涉外企业政策知晓率、金融服务满意度双百目标。

激活外贸发展强劲动能,探索银企协同新模式

以此次竞赛为契机,济宁银行深入践行金融为民理念,联合外汇管理局、人民银行及各级商务部门,创新构建了银企协同新模式。组建由省级外汇专家与业务骨干构成的外汇服务先锋队,构建政银企三方协同机制,面向山东外贸重点区域开展鲁贸汇企金融为民银企对接行动。通过专题宣讲、政策解读,精准传导外汇便利化政策,聚焦企业跨境结算、汇率避险等需求;同步开展走进外贸重点企业专项行动,深入一线提供一对一综合解决方案。截至目前,服务覆盖企业百余家,实现跨境结算38.33亿元,政策知晓率与服务满意度实现双提升,切实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外贸高质量发展动能。

开启服务进阶新篇章,探索成果转化新模式

以过往实践为基石,济宁银行将持续强化外汇服务能力作为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发展的新起点。济宁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济宁银行在服务涉外经济领域的实践探索与持续进步,得益于外汇管理部门的精准指导与银行深耕本土、服务实体的长期积淀。面向未来,济宁银行将紧扣鲁贸汇企 金融为民主线,着力构建成果转化新模式,推动竞赛成果转化为服务实效:持续优化外汇政策传导机制,让红利直达中小微外贸主体;加强产品创新与风险管控,为省内更多外贸企业定制跨境服务方案;深化银政协同,助力外贸企业稳规模、优结构。济宁银行将坚守地方法人银行使命,持续深化外汇服务能力,全力为外贸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