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资讯网:
2022年10月24日下午,由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主办的“和山法学”实务前沿讲坛第一期在法学楼A412会议室举行。杭州互联网公证处互联网业务部部长、支部委员、执业公证员阮啸莅临主讲,题目为“法律职业必须掌握的公证工具——兼谈公证法修改近况及最新发展”;本次讲座由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黄锴副教授主持,李德健博士、曾俊博士等校内师生参加本次讲座。
阮啸老师的讲座内容共分为“公证实践中的业务领域”“我国公证的历史与现状”“域外公证的比较法研究”以及“公证制度的最新发展”等四部分内容。
首先,阮啸老师介绍了实务中包括家事领域、金融领域、知产领域以及涉外领域的公证业务概况和具体运用。尤其是知识产权领域的公证保全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道路。随着我国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法律科技已在保全公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阮啸老师简要介绍我国公证的发展历史,谈及现代公证制度起始于民国时期。新中国公证公证制度的发展虽经历坎坷,但从未中断并一直延续至今。
接着,阮啸老师对德国、美国等域外公证体系进行讲解,重点分析发展较为成熟的法国公证制度并进行中法制度的差异对比。由此延伸到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对公证制度的不同定位,大陆法系侧重于通过公证预防司法纠纷,英美法系则侧重于证明本身。公证属于民事法律程序中的“公文书”体系,是由公证人作成公文书的行为。
最后,阮啸老师从公证法的实施情况、法律实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公证法的修改建议等方面讲解公证制度的最新发展。公证定位为与诉讼、仲裁、调解并列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强调“诉源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
在与谈环节,李德健博士认为阮啸老师的讲座从概念到制度、从理论到实践、从两大法系到本土逻辑系统地介绍公证制度,了解到公证广泛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并且适用于不同场景和领域,使在座各位都受益匪浅。曾俊博士从自身经历谈到法国公证制度,指出公证有助于预防纠纷产生,但遗憾的是目前在国内未能得到较好发展,为此可以搁置理论争议,从公证实务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从实际操作层面解决问题。
在自由讨论阶段,与会同学们对讲座内容兴致高昂、积极踊跃参与提问,阮啸老师逐一进行回应与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