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裁定书警示了订立遗嘱的法律风险

时间:2020-10-14 16:51:17  来源:  点击: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规定了六种遗嘱形式
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遗嘱的专业性很强,订立遗嘱不能马虎。
(2020)京民申1886号裁定书:本案中,张某的签名系李某1代为书写;代书人和一名见证人已去世,另一名见证人称对遗嘱内容“未在意”,不能证明遗嘱的内容。
该代书遗嘱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遗嘱无效。 
如果代书遗嘱的代书人去世“死无对证”,或者见证人维护立遗嘱人遗愿的立场不坚定,都可能影响代书遗嘱的效力,从而酿成遗嘱继承纠纷。 
虽然《民法典》不再保留《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的条款。但公证遗嘱相比于其他形式的遗嘱更有利于预防遗嘱继承纠纷:
01从证据角度看,公证遗嘱具有更强的证据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除非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
02遗嘱公证是公证机构的“公”证,不是公证员个人的“私”证,不会因公证员个人身份的变化而影响遗嘱公证的效力。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03公证员熟练掌握了国家政策和各类法律法规,经过公证员的合法性审查能切实保障遗嘱的效力。
公证员执业的专业性要求很高:公证员都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了法律职业资格;或者是从事法学教学、研究工作,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或者是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从事审判、检察、法制工作、法律服务满十年的公务员、律师(已经离开原工作岗位)。
04此外,公证机构依据遗嘱人的申请可以对其提交的遗嘱进行密封、存放、相关信息备案,并根据有关人员申请提供遗嘱取回、开启、领取等一系列服务。
公证机构将保管的遗嘱相关信息在全国公证遗嘱备案查询平台上备案,可以防止遗嘱丢失、毁损、篡改。

栏目列表

相关内容

-涉外法律-为自贸港涉外法治建设建言献策 海南律师服务业主题“候鸟”法治人才专题座谈会召开

-涉外法律-即日出证!涉外公证提质增速 全力护航企业出海

-涉外法律-重庆已有九家律所开展与港澳律所联营工作 打破传统模式提供更优服务

-涉外法律-“法护启航 沂企出海”第二期涉外法律培训会在文康临沂所举行

-涉外法律-粤港澳三地涉外商事法律服务如何对接?这场会议这样说

-涉外法律-跨境贸易法律风险如何破?这场活动给你答案!“民企会客厅”第32期涉外法律服务国际贸易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公证-保全证据公证:关键时刻的“法律保险箱”

-一带一路-国际观察|非盟的思考与峰会的声音

-涉外法律-擦亮涉外法律服务“中山品牌”,中山市律师协会这样做→

-涉外法律-以高水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热点内容

-公证-合作制公证机构应定性为非法人组织...

-公证-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在职工去世...

-公证-银行保管箱遗物,如何继承?

-公证-《底线》闺蜜男友杀人案:社会、公...

-公证-@港澳台同胞,你要的无犯罪记录公...

-司法鉴定-法定“四大类”鉴定之外还能不...

-公证-今年起,夫妻对这类房产约定,必须...

-公证-支付宝、微信账户余额如何办理继承...

-公证-【司法快讯】抖音侵权损名誉,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