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资讯网:
2023年4月26日是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知识产权日的设立旨在促进各界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
保护知识产权是对创造者的尊重,有利于调动科研、文艺创作者的积极性,增强企业发展动力。知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被侵犯了,如何通过公证的方式维护合法权益呢?且看苏城公证为您支招:
01专利产品被仿制,侵权证据要固定
市民杨先生向苏城公证处寻求帮助:他拥有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近期他发现有人仿制他的专利产品,不仅在微信群、某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了很多涉及该产品安装、生产的宣传视频,还在微信、某短视频平台进行销售。因此急切地向公证处了解该如何维权。
公证员在了解杨先生的诉求后,告知杨先生微信聊天记录、朋友圈部分内容以及某短视频平台相关视频均可办理保全证据公证。随后,杨先生按照公证员的要求备齐了公证所需材料,公证员在审查材料无误后迅速受理了杨先生的公证申请,在公证人员的监督下,杨先生使用其手机登录个人微信,对相关的聊天记录及朋友圈内容进行浏览并截屏保存。公证处通过摄像的方式,对杨先生浏览相关用户发布的某短视频平台上视频内容的过程进行证据保全。公证办理完毕后,公证员第一时间出具了公证书。不久,杨先生对有关人员提起诉讼,并将公证书作为证据提交给法院,在公证证据面前,被告对侵权事实予以承认,杨先生获得了胜诉。
02摄影作品被盗用,照片证据需留存
近日,纪女士来到苏城公证处称:她是一家文化摄影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该公司发现同行的B公司在某平台上发布了大量由A公司拍摄所得的照片作为其自己的宣传案例,其中部分照片上甚至还有A公司的水印。
为了日后诉讼之需,纪女士想将被盗用的发布在某平台上的摄影作品通过办理保全证据公证的方式固定下来,以防日后取证困难。在公证人员的监督下,纪女士使用公证处电脑登录了某平台,浏览了B公司在该平台上发布的宣传照片,并对涉及侵权的照片进行截屏保存。纪女士的上述操作全过程也同时被公证处电脑录屏记录保存。保全证据完成后公证处及时为其出具了公证书。随后A公司持公证书将B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最后该案件以A公司胜诉告终。
03美术作品被侵权,购物过程可保全
今年3月,新光丝绸有限公司(化名)向苏城公证处求助,今年年初,公司发现自家销量较高的几款丝绸商品销量迅速下跌,后经调查发现,市场上有多家门店都在销售同款丝绸商品,且价格低廉销量高。经公司工作人员比对,市场上销售的同款丝绸商品印有其公司享有知识产权的美术作品,市场商家销售的同款商品涉嫌侵害新光丝绸有限公司的合法权益。
公证员对情况了解后建议新光丝绸有限公司办理购物的保全证据公证。在公证处公证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下,新光丝绸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来到涉嫌侵权的门店,购买了涉嫌侵权的商品并对店内的基本情况、店铺主体身份信息(营业执照)等证据进行了固定。随后,公证人员将购买的商品带回公证处进行拍照、封存。经过几天的努力,公证人员对涉嫌侵权的多家门店均完成了上述购物保全证据公证并及时地出具了公证书。
新光丝绸有限公司取得公证书后,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情况,并对涉嫌侵权的商家提起诉讼,最终商家全部下架侵权商品,接受了行政处罚并承担了民事赔偿责任。
04发明专利被侵害,“全流程”公证方案助止损
苏州某本土企业是某发明专利的权利人,其产品因技术领先质量过硬而畅销中外,然而,该企业发现在速卖通、亚马逊等全球知名电商运营平台上,有不少商家销售涉嫌侵犯其专利权的产品。这些侵权行为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同时也严重危害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及商业信誉。由于互联网内容具有易被修改销毁的特点,导致企业自身取证困难,为了维护合法权益、挽回经济损失,该企业负责人及时向我处申请了保全证据公证。我处通过大量前期摸排工作,掌握了侵权产品的多个主要销售渠道,并为企业制定了从侵权产品的购买、收货到物流追溯等全流程的工作方案,为该企业有效地固定了侵权事实,同时也为其后期通过法院诉讼维权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最终,经过调解和判决,该企业不但成功制止了各类侵权行为,并最终共计获得赔偿款五百余万元。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受法律保护的智力成果,有力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近几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公证在服务知识产权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苏城公证处为提供更好、更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专门自主研发“苏城存证”APP,为广大知产权利人提供24小时“不打烊”存证服务,延伸公证服务时空。苏城公证处建议有任何知识产权公证服务需求,及时拨打我处热线咨询,公证员会为您“量身定制”公证方案,助您有效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