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资讯网:
日前,在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和苏州市中新公证处的共同见证下,一批线路板相关废品被集中销毁,销毁处置后的货物将按报验状态向苏州市加工贸易废料交易平台进行公开拍卖。
这是全国首创“关证一链通”保税货物公证辅助销毁处置模式串联废料公开拍卖的一次有益尝试。
“关证一链通”是苏州市司法局与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协同创新的销毁处置模式,入选司法部“2021年度中国公证十大典型案例”。
在加工贸易中,残次品、边角料的处置一直是企业经营的一大难题,也是海关监管的高风险领域。针对这一影响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苏州市司法局联合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制定“关证一链通”试点方案,将公证环节引入海关执法过程,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加工贸易保税货物销毁全过程留痕和可追溯管理,力求为销毁执法提供充足可靠的证明依据,为企业处置边角废料提供最大便利,实现对执法人员和被执法对象的双重保护,真正打通制度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关证一链通”平台上线运行标志着试点正式实施。公证机构对保税货物的清点、封仓、运输和销毁全流程证据被完整保全,为企业销毁货物过程出具公证法律文书和证明,相关音视频、报关单、货物清单等材料的数据指纹信息利用区块链技术存储于“苏州公证链”。海关监管链通过“关证一链通”平台实现与“苏州公证链”的跨链数据联通和共享,以公证法律文书为执法依据,从源头上确保保税货物销毁执法流程严格规范公平高效。
公证全程参与销毁处置
公证机构派员进行现场货物检查与清点,确认销毁货物是否与申报资料相符;现场清点完毕后,企业采用封闭式厢式货车或集装箱进行运输,在起运前与公证人员共同对车厢或者集装箱施加封志;货物运至销毁企业后,公证机构派员验核封志是否完好,确认销毁处置单位、实际销毁方式与申报是否相符,并现场监督货物销毁处置实施。公证全程参与销毁处置的同时,海关方面监督销毁处置工作。
区块链存证一站式服务
依托“海关监管链”和“苏州公证链”搭建“关证一链通”区块链平台,设计一套由公证机构对货物从清点、封仓、运输到销毁的全流程现场监督和证据保全方案。企业通过平台向海关发送销毁公证电子申请,取得海关销毁处置审批同意后,申请公证机构对本企业加工贸易货物销毁处置进行公证。整个清点、装卸、验核、销毁过程全程录像,视频资料实时传输至区块链平台存证。销毁处置完毕后,公证机构及时出具公证书,并通过区块链平台发送电子公证书,实现加工贸易货物销毁处置业务申请单据“线上跑”、视频数据“链上存”、公证证书“线上出”全程线上一站式服务。
健全三方长效合作机制
海关、司法行政部门、地方政府三方就创新模式建立长效机制,签订《三方合作备忘录》,明晰三方职责义务,协同推动创新举措在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框架下运作,形成创新模式监管合力,实现多部门协同治理,防范执法廉政风险,提升监管效率与水平。推动进一步优化“司法公证销毁+区块链存证”业务流程,推动工单、BOM等数据上链,实现多阶残次品生产数据上链存证,形成政策叠加共振效果,进一步增强企业获得感。
截至目前,“关证一链通”保税货物公证辅助销毁处置项目已开展7票业务,涉及原料货值4540.55万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约526万元,压缩处置时间1210小时,释放占用资金约4088万元,为企业降本增效成果显著。2022年10月,该项目曾获评江苏自贸区第三批创新实践案例。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关证一链通”创新试点,成功探索出了以法治促发展的有效路径,既提升了行政执法的公信力,又让企业享受到了真金白银的优惠,以点带面助力外贸“出海”无忧。
(部分来源:江苏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