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资讯网:
近日,山姆泡面桶炒至500元仍遭疯抢引发热议,在一些平台这款售价168元的巨大泡面桶被“黄牛”炒至300元至500元,更有甚者直接标价1999元
对此,有网友表示难以理解也有网友认为消费者自愿加价抢购无可厚非
那么一桶泡面炒到1999元是否违法?有哪些法律风险呢?
泡面炒到1999元是否违法?
泡面与大多数商品一样,实行的是市场调节价,虽然经营者享有自主制定市场调节价的权利,但是该权利并非无限外延的。对于“炒泡面”现象来说,商家限定门店、限购、限量是泡面溢价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把泡面桶炒热更少不了“黄牛”以及交易平台的推波助澜。如果供需和价格系人为哄抬、营销造势而生,则有必要考虑背后哄抬主体的法律责任。根据《价格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若商家或“黄牛”、平台存在操纵市场价格,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问题,将涉嫌构成价格违法行为。此外,哄抬价格还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对炒泡面的商家来说,“炒泡面”的风险主要是面临被追究哄抬泡面价格的法律责任,对于以营利为目的哄抬价格的经营者,有可能被处以高额罚款、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
对于消费者来说,买高价泡面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收到二级市场交易商家或“黄牛”提供的假冒伪劣商品;二是网络卖家的真实身份消费者无从得知,后期若产生纠纷则很难维权。因此,消费者应谨慎参与其中。
小江提醒
理性消费 留存证据 依法维权
小江在此提醒各位消费者:应保持理性判断,合理购置商品,拒绝盲目跟风、扎堆抢购,如遭遇哄抬物价侵权时,可依据《价格法》第41条要求经营者退还因价格违法行为致使消费者多付部分的价款;造成损害的,可以依法要求经营者承担赔偿责任。
消费者应进一步加强证据意识,在购置相关商品时,应注意留存购物小票、发票、商品包装、微信聊天截图、网页截图等证据材料,以便于投诉及执法部门调查取证。基于部分证据容易损毁灭失的风险,必要时还可以选择对上述证据及时办理保全证据公证以供维权。
市场监管部门在对哄抬物价的行为进行重拳出击的过程中,也可以引入公证环节,发挥公证制度在行政执法中全过程记录、保全证据公证、协助调解等重要辅助作用,保障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双方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