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资讯网:
近年来,临沂市认真贯彻实施《社区矫正法》,以社区矫正“队建制”改革为着力点,持续完善社区矫正工作体制机制,实现机构队伍专业化、监管执法规范化、防控体系智慧化、教育帮扶精细化,有力促进了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2023年3月9日,全省司法行政改革推进会暨社区矫正“队建制”改革现场观摩会在平邑县召开,总结推广了临沂市做法。
突出资源统筹 实现机构队伍专业化
把准社区矫正“队建制”改革方向,统筹各方资源,打造指挥灵活、行动迅速、协同作战、工作有力的队伍体系。一是建立“一体三级”工作运行机制。市、县(区)司法局加挂社区矫正管理局牌子,协调指导和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在县级组建社区矫正大队,同步设置社会调查、入矫接收等功能科室,统一行使社区矫正刑事执行权。在镇级组建社区矫正中队,作为大队派出机构负责2-3个乡镇的社区矫正工作,形成了“局—大队—中队”的“一体三级”工作运行机制。二是建立“队长+矫正官+矫务长”三级管理机制。在社区矫正大队、中队选拔配备社区矫正官,专职负责社区矫正执法工作;按比例配备矫务长,专职从事日常监管和教育帮扶,形成“队长统筹协调、矫正官跟进督办、矫务长一线落实”的专业化管理模式。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协调村居“两委”成员参与等方式,选聘4200人协助参与社区矫正公益性、辅助性工作,有力解决了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三是建立公检法司集成联动机制。与法院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在调查评估、人员接收、回访帮教等环节实现信息共享;协调检察机关在县社区矫正大队设立驻队检察室,由县检察院选派1-2名干警对调查评估、日常管理、收监执行等环节进行全流程、常态化监督;协调公安机关向社区矫正大队派驻驻警中队,及时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协助查找社区矫正对象。
突出机制创新 实现监管执法规范化
建立健全各项监管执法流程,保障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开展。一是优化业务,梳理权责清单。坚持业务集成,全面梳理现行社区矫正工作制度,优化整合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具体内容,明确责任事项和责任主体,绘就社区矫正市、县、乡三级责任清单,其中市级9项、县级21项、乡镇级43项。二是健全制度,再造工作流程。依据市、县、乡三级权责清单,编印《社区矫正执法指南》《社区矫正实务手册》等执法规范手册,制定社区矫正工作标准流程,形成市域社区矫正执法文书,构建“清单+流程+文书”的一体化监督管理体系。三是强化监管,杜绝脱管漏管。市每季度、县(区)每月、乡镇每半月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安全隐患专项检查,通过抽查定位系统、现场点验、在线核验、集体教育、个别谈话等方式,全面掌握人员情况。截至今年4月,全市各级社区矫正机构累计开展专项检查活动62次,现场点验7000余人次,6891名社区矫正对象无一人出现脱管失控。
突出效能优先 实现防控体系智慧化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元素,全面推进“智慧矫正”建设。一是打造智慧矫正中心,推动指挥“数字集成”。建立“智慧矫正中心”,配置VR模拟监狱、5G移动执法车、定位装置等设备,以及自助矫正终端、智能执法记录仪、移动执法终端和人脸识别无感签到系统,实现“数据一体化、管理智能化、移动互联化、指挥可视化”。二是搭建信息管理平台,推动监管“数字赋能”。依托“山东省智慧矫正平台”,通过矫务通、在矫通、协矫通等远程手机端 APP,“三通融合”推进执法人员对矫正对象实时管控和远程教育。利用平台大数据优势,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信息化核查、电子档案管理、外出审批等,实现网上管、掌上管,社区矫正对象信息化核查率达100%。三是打通部门信息孤岛,推动办公“数字提效”。依托智慧矫正系统,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破除数据壁垒,推进公检法司及民政、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线上办理。其中,与法院同步信息16729条,与人社部门同步社保救助信息52条,进一步提升了全市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水平。
突出育人功能 推动教育帮扶精细化
整合资源力量,构建多元高效的教育帮扶体系,引导矫正对象以更加健康积极的状态回归家庭、融入社会。一是开展“社区矫正+正德育人”。制定《临沂市社区矫正教育提纲》,建立文化育心讲师团和心理修复专家库,实施“优质示范课工程”。平邑县依托传统文化深厚底蕴,成立全国首家设在社区矫正中心的“孔子学堂”;兰山区依托王祥故里孝文化资源,建立孝文化传承基地,将文化建设融入到社区矫正工作中。二是开展“社区矫正+赋能圆梦”。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掌握技能特长,增强就业创业本领。截至今年4月,全市已建立各类教育帮扶平台25处,累计培训社区矫正对象8000余人次,有60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通过培训考取等级证书。三是开展“社区矫正+志愿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与开展公益活动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支持社会工作者、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等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截至今年4月,全市共有7000余名志愿者参与公益募捐、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各类社区矫正公益活动,受教育帮扶社区矫正对象达2.3万人次。